Linsanity
Linsanity已經變成一個台灣人不能不知道的英文字
LinSanity (頭腦清楚的林) Linsanity (精神錯亂的林)
Linsanity →sanity精神健全
Linsanity →insanity瘋狂
2012/2/27發行的全球版,以林書豪為封面以超大「LINSANITY」做標題
林書豪英文名字Jeremy Lin →「Jeremy:上帝的崇高」意
林書豪事實上是美國之光
不管是台灣、中國、或韓國看待林書豪的方式,都一樣反應了東亞國家常見的自卑感,因為林書豪根本是「美國之光」,關這些國家什麼事呢?
林書豪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他從小對自己的認知就是一個美國人。
不管是他的教育過程或籃球實力訓練過程,都是美國這個大環境造就的結果,這跟中國、台灣、或韓國哪有關係呢?
難道林書豪從小吃的喝的都是來自中國或台灣的特殊食物,所以才讓他的籃球這麼厲害嗎?
不管是日本、中國、韓國、或台灣,由於對自己文化與國家實力的評估等級不高,所以常有莫名其妙的崇洋情結,希望獲得西方國家或白人的肯定。
另一方面,卻又因為民族自尊心,有時候反而顯露出過度誇張的驕傲、或意欲「打敗白人」、「超英趕美」的矛盾心態。
林書豪就是這樣一個矛盾情緒的產物:具有東方血統的林書豪「打敗」了許多白人,成為受到矚目的美國職籃新星,但這個「打敗白人」或「東方人也不遜色」的「事實」,卻得要獲得美國媒體與職籃界的肯定,中國與台灣這邊「才敢」如此驕傲。
這不是很矛盾嗎?
林書豪的成就,是美國這個國家的成就。
我們該學習的,是如何讓台灣下一代對運動有興趣的孩子們能夠擁有相似夠水準的訓練、發展、與求職環境,而非抱著撿便宜的心態,到處想沾其他國家的光芒。
正當台灣媒體在瘋林書豪的這幾天,正逢大學學測放榜,此時「又」見到一堆媒體大陣仗報導建中北一女有幾個是滿級分、70 級分共有幾個,好像全台灣其他的高中與大學統統都亡校了,只剩建中、北一女、跟台大存在。
這兩類熱門新聞組合出來的,竟是如此荒謬絕倫的諷刺劇:除了體保生之外,台灣有幾個建中、北一女、台大出身的學生會去打職籃呢?
不管是自卑或莫名的自大,或是非常誇張的媒體學測報導,都反應出「比較之心」:「優秀」與「光榮」的人生意義在哪裡?
如果一個人或一個民族追求優秀光榮感的目的,僅是要讓自己覺得「勝過許多人」,那這僅是一種獨善其身的自了漢心態罷了。
如果林書豪生在台灣、長在台灣,會是怎樣的情景?
他,從小可能就要吃下日積月累的「塑化劑」!
他,可能為了政客的「大業」,吃下一頓又一頓的「瘦肉精」!
他,可能小時候就要受盡「建構式數學」的折磨!
他,可能會在「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中掙扎!
他,可能會在「台灣人」或「中國人」中反覆思辯!
他,可能會在中學時代飽嚐「霸凌」的滋味!
他,可能會考上大學後揹負起一輩子都要負擔的「學貸」!
他,在大學畢業後,可能好幾年找不到工作,或者永遠只能領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