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差距在於父母的眼界和價值觀

109/7/4兒子大三暑假

讓孩子站上自信的舞台(洪蘭教授)養孩子還是要靠運氣

但這篇很另類,徹底推翻我的觀念教育專家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很難影響一個人的性格

這暑假兒子留在台北,參加些市區活動、展覽、演講、看書、準備語言檢定、跟教授作實驗寫報告論文..

兒子很有衝勁,也很肯做事,熱血想法很多,只要認為是好的就會去嘗試。但總盲點與迷惘,希望他「趕快」找到自己的天賦,而這需要「眼界」。(兒子小六-長大要做什麼)

孩子成年後,父母監督是沒用的只能靠自己格局也可由後天的努力,培養、提升、塑造,隨著時間而改變成就

觀察周遭小孩時,常即能推測感受到孩子父母的眼界,這影響來自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的觀念、學識、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人生態度、世界觀,這些遠遠超過學校的教育。

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由資源決定。父資源豐富,子女很容易獲得正面教方式。「時間」也是重要的競爭因素,因為「能力上差距可以追,時間上差距很難追,有些差距是幾代人的。所以「要翻身世代」並不是很容易的事,無須緊急但可以「逐代」改進。常告訴孩子,我和爸爸的父母都不識字,我們也很努力只能先墊高些到這兒,每代都墊高一些些,家族就能一代代更好。

原生家庭無法選擇,人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一步登天不易,要努力更要有機緣。我來自農村,但從我懂事總喜歡「書香門第、知書達禮」的人,然援因自身條件不高,要深交到這類不同層級有共識的朋友相當不易,但總希望自己孩子能因為不同的家庭環境,能培育出稍不一樣的品格,至少讓孩子知書達禮。

孩子小時候對世界的認知來自父母價值觀。不同家庭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彼此間的差距總很大,不一定是金錢,是父母的眼界和價值觀。所以也聽過同樣富二代,有人勤勉上進努力,有人吃喝玩樂揮霍。

兒子即將升上大四,大部份事情已顯少問父母,都是自已決定,甚至自身大事也都僅事後知會一聲,而我多少仍在心中放不下而擔心,常檢討自己在過去20年來是否已培孩子做大事的格局和眼界」了的反思。

眼界是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深度,一個人的眼界與年齡無關,與見識有關。

除了讀書、旅遊,與不同領域的人聊天也是很好的擴大眼界方式。今年暑假出不了國,鼓勵兒子跟不同領域、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對話,觀察校網上這群國立大學教授網頁,個個資,所以上學期兒子約談安排和系上多位教授見面請益,希望能多了解那是「來自何成長背景、如何努力與機緣,而能有此成就」,希望能兒子多少打開些眼界,這種打開,不見得是「知道了什麼」,而是看見「原來有人這樣活著」,能看清自己是否被限制在某些自我想像或生活範圍裡。

慶幸兒子做任何事至少能「不畏有勇氣」,這是我欠缺的,因為勇氣本身就是極大的競爭優勢格局大膽子就大、不莽撞。兒子是個比較主觀的孩子,多少仍會被一些固有觀念束縛,認為自己認知的是對的,聽不進去他人反對的意見,並不好,這是他現階段需要再成熟養成的人格,家庭教育是基礎,成年後的自我教育才是關鍵。一個成功者的人格培育,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媽媽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孩子不懂得吃苦,結果孩子不懂得吃苦,吃了一輩子苦

PS

大培學生「TAIDA特質

團隊合作(Teamwork

盡責(Accountability

正直誠信(Integrity

勤奮(Diligence

抱負(Ambi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