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意在她櫃子上看到她的歐洲行中文心得,女兒的文筆看起來比我順暢多了~經過同意~讓我blog佔一下版面吧~
100/7/10~7/28女兒高一暑假(中文心得)
知名作家詹宏志為旅行文學下定義:「旅行文學是行動的文學,一邊是行動,另一邊則是文學。」
本想跟著學校在高一寒假一同去英國,無奈因學生報名踴躍,抽籤未中,所以自行尋求其他遊學機構報名了暑期遊學團。
然後七月,我在歐洲邂逅了許多……
劍橋,詩情畫意的城市。
走在歷史悠久的劍橋市區街頭,身心也不知不覺地文藝起來。雖然說是市區,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道,只有偶然邂逅的雙層公車;沒有蜂擁的機車潮,只有偶爾騎過的單車。沒有高樓大廈,少了都市常見的喧鬧,學風悠久的劍橋更顯的溫文儒雅。
每天搭著不準時的公車上學,八點二十出門,總可順利的揀到靠窗的座位。那一成不變的路線是我最喜歡的風景之一:晨跑的大姐姐,溜狗的小男孩,在河岸散步的老夫妻……,下一個轉角,或許又有令一個新的景色等著自己。劍橋畢竟是劍橋,縱使同樣的路線每日總要搭上個四次,那處處都充斥著人文氣息的環境讓人心情不由的好起來。
在這種涼風徐徐的英國夏日,卻得安分的呆在室內,好到處亂闖的自己,哪能只藉著窗外之景來遏止想出去溜達之渴呢?十天的課,白天就在教室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上課。不同於台灣的授課方式,開放式的討論,使得世界各地不同的想法與意見激出另類的火花。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奧地利、克羅埃西亞、香港……,完全不同的民族帶來各自的文化習俗,使得學生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南轅北轍。雖然在談天中可以更了解對方的生活,但實際上仍能明顯感受到微微的疏離,或許還是與美國的民族「沙拉拼盤」有段距離吧,畢竟台灣究竟是東方民族之一。
下午三點後,學校老師便會帶領學生到附近參觀或是進行文化體驗。歷史悠久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就佇立在市中心附近,離學校約有十多分鐘的步程。我與其他學生一同湧入學院內的國王禮拜堂,抬頭的瞬間就深深地被禮拜堂華麗的莊嚴所懾服。雕樑畫棟的建築,甚至連天花板都刻著細緻的花紋,周圍的窗戶更是以色彩豐富的玻璃拼湊出不同的聖經故事。禮拜堂外平整的茵茵草皮,與四周圍繞、帶點米色摻褐色的學院建築相呼應,勾勒出濃濃的英國典雅,後方便是著名的康河。
遊康河大概是我在康橋這幾天最珍惜的時光。來到這兒前,總說自己會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但說實在,當自己在康河上漂盪時連一句都沒想起。大概是因為沒有離情依依之感歎,我反倒哼起SHE合唱的《再別康橋》。
我本就很期待學校所安排的撐篙行程,本以為會有英國當地的帥哥或美女船夫為我們撐篙,但沒想到能自己能體驗當船夫。第一次我與其他三位台灣的朋友乘了同艘船,大家看著專業船夫的動作,一邊依樣畫葫蘆的拿起長桿學著他們的動作。每個人的動作甚是好笑,畢竟要站在船尾邊用長桿控制前進的方向,邊維持自己的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還是不放棄的練習。好在每艘船上都貼心的附上船槳,在我摸索其中的技巧同時,還能有人從旁協助,以防船因我生疏的技巧而去撞河岸。我還特地向撐篙技術厲害的學校男老師求經,雖然他不小心指錯方向導致我們與其他船隻相撞,但我也抓到了其中的技巧。
所謂一回生、二回熟,隔了一週再來到康河,由康河的路上平穩了許多。中間只出現一次的小意外:我在船緩緩行徑的過程中為了死守卡在橋底的桿子而差點落水,現在回想起,還真為自己大膽的行為捏了把冷汗。沿著康河,微風徐起岸旁的楊柳,繞過一個大轉彎,進入劍橋大學的範圍。兩岸由古老的學院與蓊鬱的樹木撐起康河的上方風光,從幾座造型不同的橋下經過,國王學院茵綠的草皮映入眼簾。輕輕的拂過水底的水草,從容地站在船尾看著大夥瘋狂拍照的模樣,心中得到了莫大的鼓勵,宛如我正是道地的康河船夫。
倫敦又是另種英式風情。
倫敦真不虧是「雨都」,才剛下了巴士,天空便開始飄起雨來,不算大,但不撐傘會濕全身的那種。我默默的拿出傘,這好瞥到泰晤士河對岸的倫敦眼,外表充滿現代感的它,卻在灰白的天空下顯的陰沉,失去了該有的前衛。
走過沉默的大笨鐘,和朋友有一搭沒一搭的邊散步邊聊天,在這樣濕冷的大都市裡,少了讓人熱情起來的契機──或許這才是真正的英國吧,有點冷淡,而且有極大的影響力。我很不喜歡走馬看花的行程,但正因為如此,我悠哉緩慢的腳步使我錯失觀看白金漢宮前衛兵交接儀式的時機,但是警察騎著馬的英姿也是值得令人佇足留念的特色。
雨停了,只是天空依舊陰暗。跟著領隊的老師急步通過特拉法加廣場,沒能有足夠的時間與正在為倫敦奧運倒數的電子鐘合照,又是另個遺憾。
在來到柯芬園前,我一直以為它是個公園,但事實證明我錯的離譜。柯芬園是一個商圈,和朋友們隨意找了個欄杆倚著,用街頭藝人的表演配著午餐享用。有時,眼睛瞥著樓下生意興隆的中式海鮮炒飯(他們的料理方式比較像在煮大鍋飯);有時,目光又飄向一旁玲瑯滿目的商店。午餐後與朋友一起逛周圍的商店,我並沒有買什麼,不需要太多的外物,心中就能十分滿足。
隔天再次賓臨倫敦,這回陽光明媚,蔚藍的天空僅有白雲緩緩飄過。望著天空底下的聖保羅教堂,心中莫名的湧起被祝福的溫暖,但是誰知道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王妃在此許下的幸福諾言會以悲劇收場呢?
走過千禧橋來到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隨意瀏覽內部的展覽,很多都看不懂其中涵義,只確定那是畫家用自己的方式這個世界訴說他的心聲。裡面最令我震撼的是一張照片:一個家庭的後院,小巧可愛,像極了縮小版的公園,但它的背景卻是籠罩在薄霧下的核能發電廠,這要我怎麼不反思現在的社會?
午後一場雷雨,使得我們比預期要晚些抵達大英博物館,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裡比故宮博物院要更值得來一趟,要不是因為時間有限,還真希望能慢慢的將每個展廳都看過。這裡不收門票(門口置有自由捐錢的箱子),而且訴說著比故宮要更久遠的歷史。自個兒奔往最裡面的埃及展示廳,一發現目標,我差點沒將臉貼在展示櫃上,參觀實物果然比閱讀歷史課本要有趣許多。因為時間的限制,所以在逛完日本、韓國、中國玉器、北美原住民……等展廳後,我只能選擇往出口移動,期盼下一次的蒞臨。
說時在,等真的要離別英國時,我才確實的體會到英國人內心那小小的熱情。秉著台灣人送禮的習慣,我們每個人多少都送了自己這兩週的老師一個小小的禮物,看到他們臉上的喜悅時,我才發現我有多麼捨不得離開。後來我們抱著一堆學校老師送的餅乾,搭著火車淚別相處十三天的劍橋,再乘上歐洲之星別離英國,前往旅途的下一站。
巴黎是優雅、高貴及奢華的代表。
集奢華於一身的凡爾賽宮,外表雖然已出現歲月的痕跡,但從遠處觀看時仍不失王室的高雅,用金色的欄杆將自己與世俗區分。在穿越設計簡單的樓梯後,宮殿內的華麗的設計真讓人只能用震撼兩字形容,每間房間的天花板上甚至都有描繪細緻、色彩鮮豔的壁畫。我不禁嘖嘖稱奇,特別是在參觀鏡廳的時候。看著挾長的房間中所垂掛的水晶燈,彷彿閉上眼就能回到奢靡的路易十四,那夜夜跳舞狂歡的黃金時代。
我從沒想過凱旋門是位於交通繁忙的圓環的正中央,雖然令我好奇的是觀光客是如何能到圓環中心與凱旋門合影。著名的香榭大道始於圓環,沿著香榭大道往下走,兩旁的精品店令我卻步,總覺得這裡不是屬於我該來的地方。隨意挑了條叉路走去,遠離繁忙的香榭大道後,安靜的馬路才是適合我漫步的地方。僅有兩三個人在一旁不起眼的咖啡廳外品味著香味四溢咖啡,櫥窗裡面的的蛋糕種類更是琳瑯滿目,讓我不知從何下手才好。
位於拉法葉百貨旁的法國歌劇院附近有許多有名的咖啡館,是一個適合放鬆身心、與朋友談天的地方。在拉法葉百貨買了點心與飲料後,我們幾個朋友便退出香水味濃厚的百貨中心,學著當地民眾在歌劇院的階梯上找了塊陰影席地而坐。在溫煦的陽光與涼風的吹拂下不知不覺的吃完了餅乾,也盡興的聊了一整個下午的女孩心事。
巴黎市區內的高聳的大樓其實不多,艾菲爾鐵塔也因此成為當地最醒目的地標。雄偉的佇立在巴黎主要道路旁,底下盡是排隊等電梯或是走樓梯到上層、欲一睹巴黎風光的觀光客。隨意的在遠處按下快門,總覺得缺少陽光的天空無法襯托艾菲爾鐵塔的金屬光彩,因此沒逗留多久便離開,順便逃離正在熱情推銷紀念品的小販。
沒時間登上艾菲爾鐵塔一覽巴黎全景的話,我覺得蒙馬特亦是一處不錯的替代方案。蒙馬特是一處小山坡,當站在山丘頂端的教堂前時,依舊能將整個巴黎市區盡收眼底。彷彿看不見盡頭,有點歲月的房屋一路延伸到遠方的地平線,絲毫沒有像台北市高樓林立的現代感,只有兩三棟較高的建築,孤立在遍地的米白色房屋中。下了小山坡,各自買了香濃滑順的冰淇淋後,開始向兩旁的紀念品店進攻,宣洩無法在拉法葉百貨購買的欲望。
歐洲唯一的迪士尼樂園位於巴黎郊區。我們正好選在假日去,加上暑假應有的人潮,當天園區內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都不為過。園區內刺激性的遊樂設施其實不多,連鬼屋都比較像在重現迪士尼動畫片中的某些場景,因此在所有刺激的都玩過一輪後,我們便將剩餘的時間泡在園區內的迪士尼商店街。因為令我愛不釋手的玩偶實在太多,為避免慾望的誘惑,我只好買了巧克力鬆餅站在店門口等候其他人選購完畢。拖著疲憊的步伐邁向遙遠的停車場,路上停下來與看板照相時,忽然衝出一位年輕的爸爸抱著自己的女兒一起擠進鏡頭,留下合影。
就這樣在驚喜之餘,為巴黎這幾天的旅行做了個小結。
布魯塞爾,有點冷淡和嚴肅的城市。
五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後,我們終於抵達比利時的首都。細雨陰冷的天空下,我拉緊外套,感覺好像到了一個真正陌生的環境。印象中只記得布魯塞爾是一些國際性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只是沒想到一接觸到這裡的空氣,就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享用完美味的淡菜與飯後甜點後,心情放鬆許多,走在布魯塞爾大廣場的腳步也輕快起來。廣場上那些外型華麗的建築是屬於歌德風嗎?我沒再多做追究,因為注意力被路旁綻放的花叢所吸引過去。經過了一間又一間的巧克力專賣店,還沒嚐到,心頭開始冒出一絲絲的幸福滋味。
若不是帶隊的老師及時拉住我,大概就要和舉世聞名的尿尿小童擦身而過。一尊只有四、 五十公分 的深色雕像隨意的站在街角,其實真的很不起眼。我猜大概是因為少了溫暖的陽光,所以縱使尿尿小童被人群包圍著,還是有幾分冷清感存在。
傍晚回到飯店頂樓的房間後,一古腦兒的將袋中的巧克力倒出,拆了包餅乾、泡了杯咖啡,站在陽台上享受著涼風與蓊鬱的景色。布魯塞爾,是邁向旅行終點的倒數計時……
阿姆斯特丹,自由奔放中帶點異國浪漫。
我很自以為是的替阿姆斯特丹取了「水都」。放射性和同心圓的水道與兩旁道路交織成的街景,走在步道上,陽光從薄雲中淡淡的滲出,空氣中夾雜著一點點海的味道,舒服的讓我閉上眼。走個兩三步就可以看見海鷗在空中飛翔,偶爾有私人小艇在水道上飛馳。道旁的樹稀疏中帶點茂密,與兩旁外觀偏瘦的房子搭配起來特別順眼,替阿姆斯特丹的街道添了幾分異國浪漫風情。
即便沒有步入紅燈區,走在路上還是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荷蘭人自由奔放、勇於表達的個性,以及對「性」的開放。沿著河道散步,不時有人光明正大地投以感興趣的目光或是拋媚眼,有人騎車經過時對我吹了吹口哨,而且還莫名的被年輕男子搭訕,沒兩句就直接問我住哪間旅館,令我有點不知所措,連忙帶著微笑婉拒並逃離現場。或許在他們眼中,一個東方年輕女子在異鄉悠哉的漫步、偶爾停下來照相的場面是一個吸引他們的景色吧!
說真的,阿姆斯特丹的玻璃船搭起來不怎麼舒服。在海上奔馳的時候會有海風拂過髮絲,但進入了市區的水道後,船速慢了下來,少了涼快的風、加上太陽的照射,船艙內悶熱的空氣,讓人昏昏欲睡。從較低處仰望荷蘭的街道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但或許因為走了一整個早上的路,累了、放鬆了,所以才會依在窗邊,在景色的陪伴下靜靜的睡著了。
傍晚,彎入海尼根博物館得小巷子,前方便是僅容行人通行的觀光傳統市集。荷蘭的傳統市集與臺灣相去甚遠,比起許多台人勤奮賺錢的個性,這裡的攤販早早就收攤回家休息了。乾淨的街道,兩旁架起類似園遊會用的帳棚,沒有吆喝的叫賣聲,空氣中也聞不到臺灣傳統市場常有的腥味。市場中賣的商品不限於魚肉蔬果,描繪細緻的荷蘭木几,色香俱全的花卉,款式多樣的服裝,甚至連行李箱都整齊的堆疊在帳棚中。東看看、西瞧瞧,感受這兒逛街的氣氛,好不熱鬧!
雖然比前幾日要更早起床,但還是趕不上阿姆斯特丹的花市競標現場,只能改請工作人員帶領著我們參觀分類送貨的的工作現場。只見工作人員將一箱箱的花移過來又移過去,趕著在花朵最佳的狀態下把他運往世界各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也許那束玫瑰會成為求婚用的花朵,也許那個小盆栽會是慰問禮物……
起司更是來荷蘭一定要品嘗的美食之一。家庭農場的主人十分的熱情,為我們介紹手工起司的作法,還現場讓我們試吃了很多不同種類、不同時間所製作的起司,每一種都入口即化,起司的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隨後,農場的主人又啟動製作荷蘭木屐的機器,使我訝於製作的快速,不用五分鐘,一支木屐的基本形便已完成。然後每個人都提著一袋子的農產品,在農場門口留下這次旅行的最後合影。
拖著變重的行李,尾隨大家進入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即便知道這裡不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後一站,但還是情不自禁的停下了腳步。望著晴朗的天空,一架飛機緩緩的升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