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
過去我犯了同彥文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前我總以為小事都做不好,如何成就大事,原來也錯了。讀完這篇文章,想通了許多事~~~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彥文的故事>>
彥文是十幾年前我輔導的孩子,當時他是國中生,因不滿爸媽和老師的管教,用叛逆表達自己的不滿:曠課、逃家、抽菸、吃檳榔、吸毒……,舉凡父母老師擔心和害怕的事,他都故意做給他們看。
他多次涉案,讓父母一再失望,最後堅持要放棄彥文,不想再管他了,叫法院把他關起來好了,能關多久就關多久。
我認為,父母親的難過可以理解,但父母沒有權利放棄孩子。彥文一直都是很棒的孩子,他需要一些時間和不一樣的互動管教方式。
爸媽十分不以然:「該做的都做了,軟硬都無效,還能怎麼樣管教呢!」
爸媽幫彥文轉學,為他找安置機構,為了討好彥文,明知他無照還買機車給他,彥文要什麼他們就給什麼,爸媽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我覺得,「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了解和賞識,不是給孩子很多物質上的滿足。」
從小三起讓孩子學習自主管理
孩子從小三開始萌發自我意識,不再接受安排和擺佈,他想當自己棋盤的操手,如果父母再用低年級的管教模式,會造成親子雙方都很辛苦。父母要很謹慎地給孩子建議或提醒;若要管教,也要用些技巧,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是他的選擇和決定。
「養孩子像在供奉神明嗎?」彥文的爸爸對我的意見十分不滿。他的爸媽從小對他就是一根棍子,如有不從就是打罵。這樣嚴格的要求造就他今天的成就。
他認為,儘管時代變了,孩子也不能沒家教,要父母低聲下氣,還要委曲求全,他不想再玩了,孩子要怎樣隨便他。
我說,我們無法延用父母對我們的方法教下一代,並不表示我們就是無奈的父母。我們雖是辛苦的一代,但也是幸運的,我們有機會因孩子出現的問題,重新學習和成長,經由了解,知道我們自己的需求,進一步了解一個青春期少年的期待。
對於我兒子,我們從他小學時就開始做好準備,在他小學三年級時,我們多次詢問和了解孩子對於他進入國中時,期待父母如何扮演角色和做法。
我兒子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要做一個管得少、教得少的父母,我想學習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問孩子,如果他的行為明顯和父母期待不同時怎麼辦?兒子希望我們能用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和他溝通。
但什麼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呢?他告訴我們,要管他、教他或提醒他、建議他時,請讓他有心理準備。
從國中起,儘量不打擾他
我們知道國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很敏感,所以,我們儘量不打擾他,只注意重點,給孩子更寬的行為標準,只要他不太妨礙家人生活的細節,我們都寬容他有自己做決定的空間。
早上起來棉被不折?「可。」
他的桌子堆得像垃圾山?「可。」
衣服穿了亂擺?「可。」
這些都是小事!
「那什麼是大事呢?」彥文的媽媽急著要問,她每天像超級台傭,從早做到晚,已經很厭煩住在一群不僅懶、脾氣又大的男生宿舍裡。
我回答,「是不是家裡每個人都很快樂。」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我一定會問他今天快樂嗎?過得好嗎?
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情好了,什麼事都會變得簡單。
「如果一再闖禍呢?」爸爸實在按捺不住我慢條斯理的陳述。他的期待很簡單,把該做的事做好,大家都平安。該做的事都不做好,講什麼都沒有用!
爸爸是個看重點的角色,上學有沒有按規定去上,在課堂上有沒有認真學習,這是孩子的本份嘛!
爸爸的想法沒錯。
關鍵是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把自己本份的事做好呢?孩子心情不好,以上一切都免談,非但本份事不做好,還會四處使壞讓父母收拾。
我安撫彥文的爸爸:「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就知道您是一個很用心教養的爸爸,口裡雖然說不再管孩子,可是您從未放棄努力,我很有信心,只要我們用心陪彥文走過這段波折,他未來一定會有傑出和優異的表現。」
最重要的,我們不可以因為一再受挫折,就對孩子口出惡言和粗暴相向。我們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存在孩子生命的存摺裡。我們存下什麼,我們未來就得到什麼。
用正向的態度面對孩子
所以當我難過生氣時,我不是破口大罵孩子,而是先讓自己好過,不讓惡言出口,先告訴自己這是我們和孩子共同的學習機會,是讓孩子知道我了解他、賞識他、愛他的機會,提醒自己正向的態度面對和回饋孩子。
我常對兒子說:「爸媽在你出生那一刻,就知道你是獨特而有潛力的孩子,永遠不放棄自己,永遠給自己機會投資自己。我很有信心,十年、二十年之後,你一定是我們認識的人當中,最優秀和傑出的一個。」
彥文的爸爸很疑惑,面對態度欠佳、到處闖禍的孩子,這些話叫做父母的如何講得出口?
剛開始真的會不習慣,人性使然,別人惹惱我們,讓我們不舒服,我們一定不會讓別人好過。
但父母是個專業,我們要有專業的表現,不管孩子表現如何,我們都要有「最佳」的狀況和表現面對孩子,因為孩子只給我們一次機會陪他成長,每一天、每一片刻和孩子相遇,存下的都是正向和積極的存款,孩子未來會用完整的存款回饋給我們。
爸爸接受了我的意見,每天和彥文見面不再談他學校的負面行為,不再管他交的朋友,不再為他的行為抓狂,而是關切彥文是否快樂,過得好不好,只有彥文自己願意做好,才會有好的結果。結果親子關係改善了,彥文闖禍的頻率也下降了,彥文留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媽媽不再用抱怨和指責的方式做家事,而是求助父子協助,然後大力感謝和賞識的方式感恩他們的參與,夫妻關係也有明顯的改變。
彥文國中畢業,沒有考上有名的高中職,讀了一家私立高職,是他最有興趣的汽車修護,沒想到高職二年級時他有很明顯的轉變,因他的興趣和努力,他不僅通過檢定考試,還受學校的重用,擔任學校的技能競賽的選手,他幾乎每天都和隊友窩在學校的汽修工廠苦練技術。
在全國的競賽中,他們學校得到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第三名,他得到了獎牌和獎狀。高職畢業他因技能競賽加分,讓他讀了一所不錯的技職大學。大學畢業隨著舅舅的汽修零件加工廠工作,隨後遷廠到大陸,他們的工廠被一家汽車零件廠併購,彥文成了該廠的廠長也是重要股東。
今年教師節,他來信告訴我因股價飛漲,他成為億元戶(擁有人民幣一億以上),他在卡片裡感謝我陪他走過青春期,因父母態度的轉變,讓他有機會和空間去思考和決定自己的未來。
父母的改變給他很大的啟示,現在他很用心地陪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孩子一點都不叛逆,父子感情好得很。
我想,用對方法是很重要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