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讀書料?

 

 

101/1/25(三)大年初三

 

過年大家聚在一起總是談教養,台北表舅的兒子高中畢業,今年23歲,7月要結婚了,因為~~表舅媽很傳統、也急~但即使當完兵的他,仍讓人覺得是個連自己都沒法照顧自己的孩子,如何能組一個家庭?

 

我問「會不會太早結婚了?

 

表舅媽「娶個老婆,看會不會穩重、懂事些?

 

父母總是期待別人可以大大的影響、導正孩子,忘了自己20多年來都無法教好孩子,如何讓一個外來的人在短時間就影響他.

 

表弟談及小兒子念書好像不太行,即便開出好條件都達不到,不免常責備。

 

老爺「孩子不善念書,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您沒有生給他好頭腦」

 

說得簡單卻很貼切,多數台大的孩子都是過目不忘,有一定的智慧。表弟學生時代也沒好好念書,如何要求孩子考前幾名。

 

表弟「我就是告訴孩子要好好念書,千萬別像我一樣不念書,到頭來只能用勞力工作」

 

父母應該呈現的是努力過程、成功的例子,雖很多過去已無法改變,呈現「失敗」的例子是否恰當有效? 孩子應很難懂、記取教訓的道理。

 

孩子面對問題,總是先選擇逃避,壓力越大的、越不敢碰它。「畏難」是所有人的通病,要求太過度,若超過孩子能力,孩子會越來越沒自信,人生路這麼長,我們卻不小心就在國中、高中階段就把孩子的自信催毀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