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啦啦隊長
女兒上高中,已決定不補習,問她為什麼?她說「國中同學,很多人沒有補習,都是第一次就上第一志願,他們可以,我應該也可以,我決定參加晚自習就好了」
學校週六有開第二外國語(法文、德文、日文)的班,她決定報名學日文,愛畫晝的她,希望將來有機會去日本遊學。
孩子長大了,儘量讓她自己決定。
。。。。。。。。。。。。。。。。。。。。。。。。。。。。。
個人推薦您一定要閱讀傅娟:做孩子的啦啦隊長這篇文章[作者:李翠卿,出處:親子天下99年9月號]
以下摘錄些佳言~~~
父母是孩子追尋夢想的最大靠山。
當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協助孩子找到他們的興趣、天賦所在,然後讓它充分發揮出來。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絕對不是考高分、進名校;而是每一天都可以開心的活著,做自己有熱情的事。
孩子真正該補的不是他的弱科,而是孩子的強科才對。
勉強孩子去補弱項,最多只是讓這個弱項從「差」變成「中」;
但補孩子的強項,就有機會讓孩子的潛力發光發熱,哪個比較划算呢?
台灣教育有個很大的問題:忽略個別特質,只強考試成績。你只要不擅長記憶、背誦,就很難在這個體制中獲得肯定。
台灣學校給孩子們的成績單,通常是毫無熱情的。除了分數以外,就是冷冷淡淡一語帶過:「某某科目需加強」,甚至只有「服裝儀容尚整齊」這種敷衍、無感的評語。
當孩子的心態調整成「我自己希望做好這件事」,而不是「我爸媽希望我做這件事」時,他們的態度就會很不一樣。
父母不是教練,而應扮演啦啦隊隊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陪在他們身邊,支持他們,幫他們拍拍手,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