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抉擇】科系怎麼選?認識自己 不走冤枉路

TVBS作者:謝孟潔2014年3月29

URSCHOOL 校園網站

邀請各個學校、不同科系的人將自己的科系用「過來人」的角度,介紹其所學!藉由分享,將自身之經驗與成長,面臨到的問題和抉擇等等,撰寫於平台上,彼此交流,彼此互惠。

介紹內容:此科系到底在學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來唸?此領域的薪水與未來出路如何?是否該念研究所?報章雜誌上對於此科系所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根據統計,有一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選錯科系,轉系的大一生佔總人數的1/4,18歲的高中生該怎麼替自己決定未來?

從不少例子歸納出,不外乎就是多問、多聽、多了解,諮詢的對象以剛入學就讀的大一或大二生最有幫助,也因此,一群曾經為了選擇科系茫然的大學生,串聯起全台各校,號召200多名大學志工,高三同學只要在網路上提出問題,就能媒合到某個科系的學長姐,提供各校系更充足,而且是學校官網以外的資訊,讓高三學生更貼近自己的選擇,不走冤枉路。

 

系所資訊網站志工:「我多麼希望我能回到10年前,重新再做一次選擇。

過來人的經驗道出不少高三生的茫然,該選什麼系、怎麼選,未來才不會是夢。大學系所資訊網站創辦人姚惟中:「在大學教育以前,你就是要好好的去把書給念好,你要做的事,就是老師一直塞資訊給你,我就在上課就學這些東西就好,可是問題是人生就不是這樣,人生應該是你去挖掘一個你很想要解決的題目,或者是你很想要什麼樣的職業,或者你努力地去往前走,應該是這樣,可是問題是,我們教育沒有教我們這樣做,(高中生)沒有這種背景知識,沒有人教他去這樣做,所以他們講不出,沒有辦法很清楚的把問題講清楚,所以這也不是他們的錯,只是因為我們這些東西(系所資訊)沒有做好而已。

 

曾經在選科系的十字路口徬徨,交大畢業生姚惟中認為,台灣教育最缺乏的是「真實科系的資訊」,不想學弟妹受一樣的苦,他和幾位同學架網站,號召全台各校2百多位學生志工,整合大學系所到底在學什麼。

大學系所資訊網站共同創辦人顧榕:「同樣的分數,他可以上學校A的X系,也可以上學校B的Y系,可是他不可能這樣子(一個一個)去找,對他來說,其實這是一個很模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上了大學官網之後,通常這些官網上面的東西,是學校由學校由教授所提供的,其實那個跟我們真的在學校裡面所經歷的,其實大概會有20到30年的差異。」

 

升高中那年,顧榕對未來毫無把握,家人說「女孩子念電機不好」,想反駁,卻說不個所以然,被迫選擇化學系之後,他又做了一次抉擇,選念工業工程。

大學系所資訊網站共同創辦人黃倚靈:「我們發現每個大學生其實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後悔,就是後悔那時候我們在高中的時候,花了那麼多的時間,準備了一個很好的分數,但是我們卻用少少的時間,兩個禮拜來去想我們到底要學什麼,這個問題最重要的癥結點,就是因為我們附近認識的人大學生非常的少。」

 

年輕人的熱血正在發酵,高三生上網敲敲鍵盤,丟出問題,就能媒合到就讀某個科系的學長姐,用他們的經驗,替高三生照亮前方的路,畢竟能把「興趣當飯吃」這幸福的一群人少之又少。

銘傳國企系甄試生林維珣:「一方面是建立全球形象良好的品牌,然後另外一方面的是就是建立自由品牌的行銷網。」

台風穩健、展現十足信心,她是銘傳大學國企系大四生林維珣,高三的時候,憑著對自我的認識,甄試入學,把自己送進想要的科系。

銘傳國企系甄試生林維珣:「(甄試)考試是不用考很高分,你又可以憑著自己面試這樣考上去,因為面試我覺得比較能夠展現自己,自我的就是我的個性,我的成績並沒有說特別頂尖,我當初選就是我覺得我自己不會想要特別選哪一些名校或什麼的,我只有想說,選擇我要學的那個東西。

 

利用優勢,林維珣藉由朋友、老師的眼中看自己,清楚了解喜歡英文卻不愛文學,家裡從商的背景,堅持就讀商學院,四年下來,玩社團、在系學會擔任要角,也是畢聯會成員,大學生涯多采多姿。

 

場景轉到台大物理研究室,晚上八點多,研究生陳彥奇依舊埋首密密麻麻的公式裡,建中畢業,上了台大,就學路順利的讓人羨慕,實際上一點也不輕鬆,他同時也是台大醫學院的學生

台大物理研究所生陳彥奇:「醫學系最震撼的課就是大體解剖學,研究血管、神經啊,骨頭、肌肉很複雜,那個超難的,那個學期我常常就是晚上就大概11、12點睡,然後早上就3、4點起來,繼續念書,然後期中考就考了55分。」

 

從小被教導當醫生是好的,成績優異到走哪條路都不成問題,沒多想就念醫學院,但心裡對物理、數學的熱情,始終沒被澆熄,心一橫,他保留學籍再考物理系,學分拿到了,又回頭繼續醫學課程,兼顧興趣和家人的期待。

 

台大物理研究所生陳彥奇:「問那種畢業很久的、已經位高權重的人,大概沒有什麼幫助,因為位高權重的人都比較冠冕堂皇,一個人在選志願的時候,他已經是成年人了,18歲應該可以算是成年人,他應該要獲得足夠的資訊,讓他去決定(科系),縱使醫學系有這麼多好處,但是一個不適合念醫學系的人,讓他念的話,或是不適合物理系的人,讓他去念物理系的話,那其實造成的痛苦,可能遠遠比那些大家認為的好處還要多。」

 

沒有人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來到宜蘭冬山河,大雨滂沱中,一群高三學生認真練習,他們是基隆高中西式划船隊的隊員,用手中的舵朝前方邁進,快速、精準,升大學的路上,把對運動的熱情轉化成未來的藍圖。

 

基隆高中學生薛皓文:「在台灣這個地方,你想當體育選手的話,要當一輩子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通常在這個階段,可能有些人會想要選擇繼續走體育這方面的路,我就比較傾向於我想要發覺自己的第二專長,我就是也比較傾向於新聞這方面,可是我也不想和體育脫離關係,所以我自己的目標我是想要當體育記者。」

 

太多運動員下場潦倒的前車之鑑,體育班的蘇皓文不走前人的路,總是聽年齡相差13歲的哥哥在新聞界工作的點滴,耳濡目染下也想當記者,大學新聞系運動資優班獨立招生,是對他最有利的入學方案。

 

基隆高中學生薛皓文:「不管選擇什麼,就是不要放棄,然後不要後悔,然後做自己想要做的就對了。」

 

基隆高中輔導主任周慧文:「盡量(輔導每個學生),但是有些他沒有過來,有些我們會有所忽略,我們希望孩子主動積極,我們家長說明會的時候,也會配合孩子的性向,興趣測驗的結果,讓家長知道,讓他們配合孩子,協助孩子們去了解自己想要走的路,引導他、陪伴他,不要引起親子衝突。」

 

全台超過 160所大學,120多種系所,選系所彷彿是賭注。不誇張,國科會、青輔會調查,國內有近半數大學生認為「學非所願」,大一新生想轉系比例,更高達 1/4,18歲的年紀懵懵懂懂,必須替人生做一次的重大決定,但體制就是如此,專家建議,選校系其實是選自己,有自知之明很重要,能越清楚認識自我,也越能掌握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