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人本教育電子報/人本教育札記第258期(陳生慶/見識營主任)99.12.28
見識營一開始,我問台下的高中生,不久前,世界上的人分成兩種,你們猜是哪兩種?「男人跟女人。」嗯,還有呢?「活人跟死人!」大家都笑開了。還有嗎?沉默了一會,我說:「分成小孩跟大人。」你不是小孩,就是大人,中間並沒有過渡期。
「青少年」的概念,是近一兩百年才發展出來的,對人類來說,青少年還是個很新的物種。因為新,所以不夠了解;因為不夠了解,所以青少年常背負著許多標籤。
在台灣,青少年還有另一個困境,他們所身處的往往不是一個能提供見識的環境。如同我們在見識營的簡章裡所言:
「當全世界十七歲的人都在努力探索自我,嘗試發現世界的時候,我們的高中生,卻從早到晚被關在教室裡,徹底被升學主義綁架!十七歲的牛頓,正在田野裡吟詠自然,並把生命的激情和宇宙的秩序記在他的筆記本裡;十七歲的歐巴馬,正在夏威夷的海濱衝浪,並審視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和內在的顏色;然而,我們的高中生還在擔心明天要考什麼,以及,會不會因為脖上的一條圍巾而不能順利走進校門!」
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決定舉辦見識營,邀請大學教授們以各自的所知、所學、所經歷、摸索體會之所得,來和十七歲的人分享,陪伴他們在這困境中成長!
除了從數學、物理、英文、歷史及寫作這幾項專門的學問出發,見識營還有個很特別的時段:「陪你走過十七歲─與教授們的座談會」,先請教授們談談自己十七歲時都在做些什麼,再讓學員們自由發問,話題不限。以下,便是我們摘錄的討論內容。
人,是存在先於本質。
柯慶明(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我平生看最多電影的時期,就是高三那年,學校給我們很多自習時間,我讀完要唸的書後,心安理得地去看電影。很多同學咬牙切齒地說沒天理,這人一天到晚在玩,結果考得比我們這些拼命唸的人還高。
我說「一個茶杯的水你當然可以拿起來,但是你能維持拿多久?」我當然不要沒有效率地讀三個鐘頭的書,所以當我很有效率的讀三十分鐘後,我去看電影、看畫展,做什麼都好。這就是我十七歲的生活。
每年都有學生問我,該不該轉系、該不該重考,我只能請他們回去摸一摸自己的心,按照自己真正的內在去做選擇。
二次大戰時,德國占領法國,有個年輕人寫信問沙特,該當個好兒子,照顧年邁母親;還是當個愛國志士,組織地下反抗軍?
沙特說,沒人能回答你,只有你能回答你自己,你的選擇創造了你。
人是自己創造自己的,這就是存在主義。
有主體性,就有自己的文化。
陳翠蓮(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我高中時,是民國67、68年左右,那時學校非常嚴格,女生頭髮要在耳上一公分,每天早上進學校,大門邊站著教官,頭髮太長或變花樣,教官就會處理,直接剪你頭髮。
我的高中時期,是台灣社會大波動的時代。每個波動我都有深刻的感受,覺得很焦慮,想著怎麼幫我的國家,後來我決定要念政治系,但家裡反對,女孩子唸這科系做什麼呢?搞不好會變政治犯。
我的高中時期滿苦悶的,生活單調,很冷很硬。所以我寫日記跟自己對話,我發現我天天寫日記後,表達能力變好了,自己質疑自己、批判自己,讓我對於整理自己的思考與表達,有很大的幫助。
林文淇(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如果你當了總統,你有貪污跟沒有貪汙,台灣的歷史可能就不一樣。
各位對很大的問題感興趣,我覺得是因為你們在想的很多事,都跟考試有關,因為考試只能有一個答案,你會覺得改你的考卷那個人認為你錯了,所以你們很在意單一答案,可是這樣會喪失很多有趣的東西。
學別人,也可以做自己。
林文淇(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我是在台中東勢長大的鄉下小孩。
我平淡的高中階段還是有些煩惱,我喜歡的女孩不喜歡我,然後我不曉得有個男生喜歡我,現在回想起來,我是傷了他的心,因為那時我完全不曉得男生也能喜歡男生。
當時高中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跳樓,我媽常跟我講,怎樣都沒關係,不要跳樓就好。我聽了我媽的話,沒去跳樓,到現在越來越覺得人生實在有趣,好多事可以學,好多事可以做。
有一個遺憾沒有關係,兩個遺憾也沒有關係,三個遺憾也沒有關係,反正我沒有去跳樓,可以不斷學新的事情,我現在最大的興趣是做台灣電影的研究,人生真的有很多非常不同的道路。
學員:要怎麼樣才能真正做自己?我常常為了學別人,忘記本來的自己是誰。
林文淇:我從前也跟你一樣,喜歡學別人,後來我仔細去思考,發現我會有意無意的去學我認為好的,可能是他比我棒,也可能是他比我快樂。想學別人是很好的事情,但有個差異在於,我們是全盤模仿,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還是我們有思考過,為什麼想要學他、想學他的什麼。
我認為「成功為成功之母」,當我們累積越多成功的經驗,我們的特色就越能展現出來,包括接受自己的小缺點。
像我就永遠沒辦法維持專注超過三十分鐘,我會忍不住動來動去做別的事,我願意調整,但我知道很難改,所以我就每二十分鐘做一件事,一個小時可以做三件事。因為有這樣的信心,就不會想遮遮掩掩,不會刻意讓一部分的自己不被別人看到,在英文裡就是Live with,跟我們的缺點共處。而且無法長時間專注的好處,就是我沒有近視眼。
知識使人解放。
史英(前台大數學系副教授):
我考大學沒考好,於是重考,重考那半年是我比較高興的日子,父母不太敢逼我,因為怕我跳樓,所以我每天鬼混,從來沒有這麽自由過。
但是重考前那陣子,我突然發覺我好像會數學了。
後來覺得我有一點會了,所以才考上數學系。
學員:人為什麼要學習?
史英:學習有兩種,一種是狹義的學習,比方學習知識、技術;另一種是廣義的學習,有時候你說不出內容,例如今天到海邊走了一天,你覺得跟昨天的自己不一樣了,這也是學習。學習就是不斷的更新,今天的你否定了昨天的你,就是學習。
古人說「知識即力量」,這知識是用來控制別人的;但Carl. R. Popper(波普)說,「知識使人獲得解放」,知識是幫助個人提升的,更重要的意涵是,人需要被解放。
人的矛盾是,熱愛自由但生而不自由。
最簡單的不自由例證是,你至少沒有辦法脫離地心引力的束縛。
想飛是人的本性,但沒有人能飛,透過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發現我們被綁在地球上,可是如果沒有萬有引力將我們綁在地球上,那麼地球一轉,我們就全部飛走了。所以人生而不自由,第一是我們離不開地球,第二是肚子會餓,會有七情六慾。
你們知道,阿波羅十三號上的燃料,不足以讓太空梭來回,他們用的方式,是靠月球的引力把太空梭甩回來的。
學員:我們要如何解放自己的學習?
史英:Popper說,知識的形成基於兩個因素:猜想與反駁,而不是起源於經驗。
傳統的學派認為,人像張白紙,所有知識都來自於經驗。
好比教小孩不要玩火,就是讓小孩被燙一下,讓他經驗到火是危險的。
回到你們的學習上談,題目來了,發現自己不會,你們應該要高興,猜想的機會來了;看到題目不會,不怕!用矇的,就是猜想的意思。
第一步就是不能一直想去追求答案,要給自己瞎矇的空間。
第二步,是要疼愛自己的猜想,作為一個猜想,最大的期待就是被反駁。
下一代的見識,是眼前最重要的事。
曾經參加過見識營的孩子在他的網誌上寫著:
在見識營,
我見識到了科學家不是相信權威的人,而是勇於質疑權威的人。
我見識到了數學的思考方式不是一味的列出算式。
我見識到了我們所學的歷史並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史實。
我見識到了每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我見識到了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並不是一件愚蠢的事。
我見識到了所有的改革都是下一代去解放前一代,
而不是前一代死抱著他們所習慣的制度繼續綑綁著下一代。
有太多太多的見識,我實在說不盡…
我們期盼,孩子們不只在營隊裡,同時還將在生活裡、學習裡,繼續發展、發揮自己的見識,建構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個有主體性的生活者與學習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