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



中國「量產」博士的能力同樣驚人,目前1年可產出5萬名以上的博士,成為全球第一名,超越了美國(4萬多人)




最近一直在討論「本地博士過剩」(1年畢業生4千人)問題,過去有「流浪教師」問題,現在有「流浪博士」問題。


十年前只要是博士畢業,在大學裡馬上被聘為副教授;現在的博士畢業生連找一份工作都難。


十年前博士生只有一萬三千名,現在則有三萬三千名,在知識經濟社會,不是需要更多高水準的人力嗎?為何會找不到工作呢?理由很簡單,失業率太嚴重了,整體經濟的發展態勢是下滑的,就算增加再多的大學,博士畢業生想要擠進大學校園擔任教職還是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本土的博士生。

有一位台大電機系的博士因為找不到工作,只好轉念二專,他說考個證照比較實際;嘉義大學企管系徵一名教授,結果來了一百多位博士應徵,除了國際知名大學的博士生之外,還有當過大學學院院長的人來角逐。


-------------------------------------------


井邊之蛙:高等教育亂象的產業面


台灣立報(言論廣場)/ 2010-07-01/徐世輝 /企畫人員


台灣的博碩士學位供過於求的議題,已經被討論了相當長的時間,教育亂象的起源似乎都往高等教育內部的組織、文化等議題集中,從學生求知心態、教師的研究能力,到教育政策都被討論過。


唯獨產業界,在這樣的討論中幾乎都被放過,很少人去檢討產業界其實並不會運用高等人力,而只是單純的從業界的角度,一會兒抱怨學生能力不足,一下子又抱怨高等教育與現實脫節。


最近關於「本地博士過剩」的討論,也是如此。最需要被檢討的是台灣產業界在近年的升級速度、幅度不足,業界在研發、創新的需求不高,以至於學校訓練出來的博碩士,進到職場時,完全派不上用場業界需要的是專門負責執行的人業界不需要博士,然而,學校提供的高等人才,則是以獨立解決問題的訓練為主,兩方的供需無法配合。


結果就是,博士在業界無法找到戰場,最後只能再回到校園擔任教職。


 


基本的原因在於,台灣的產業界還是以製造、代工為主,業界喊了多年的「要朝向研發、品牌發展」,終究只是個理想。


這一點,從 相關科系 博士在業界的狀態,以及比較台灣產業界和國外對手的差異,就可以看出來了。


台灣產業界對於博士的需求,基本上與國外根本不同步,目前為止,僅有半導體、光電、工業設計等部門,是堪稱學以致用的領域。除此之外,當今國外熱門的產業,例如軟體、行銷、金融,本地的發展幾乎與國外處於不同步的狀態。


學校在培養高等教育人才時,是以國外的狀態為標準,然而,本地業界卻沒有這類人才的容身的空間。最明顯的就是,台灣在引進許多產業的新觀念、新技術時,並沒有太多的時間落差,但是,業界真正接受新的作法,卻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甚至,有些國外的作法,從沒有在台灣被討論過。


例如,將近20年前,大量的物理、數學人才進入金融業界,甚至參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設計、交易,然而,相關概念在台灣宛如空中樓閣,只能在一些科普書籍中看到;國外的經濟學博士會直接參與法律訴訟、政策的規劃,但是台灣的經濟博士在業界存活的空間幾乎是零;西方的人文類科專業會在行銷領域被重用,本地業界談到行銷,卻好像是在談論「高明的騙術」。


業界的說法是把矛頭指向「能力不足」、「敬業精神不夠」,儼然是把責任歸屬推到學校、學生身上。


但是,這樣的討論其實是「假議題」。


關於教育,產業界還沒有準備好要正視自己的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