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膨脹的人


http://zone.jkforum.net/space.php?uid=933867&do=blog&id=4918


 


同事、同學或朋友圈兒中,總免不了有這樣的人不論什麼時候都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甚至有點盛氣凌人,講話時喜歡高談闊論,乍聽之下似乎很在行。相識久了,卻發現他經常言過其實。


後來,熟人就都會知道,這原來是個自我膨脹的傢伙,對他的信任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自我膨脹,是指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自信心超出本人的實際情況,演變成盲目自大和自負。而過度自負,不僅有損心理健康,還會給人際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自我膨脹實質上是在人缺乏足夠自信時,對自我進行的一種過度補償。即為自卑的表現;自負與自卑,就像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不可分割。


 


因為缺乏穩定的自信與自尊,這類人極易受到來自外界環境和事件的影響。偶有小成就,就容易洋洋自得,充滿全能感;而一旦遭遇一點挫折,或受他人批評和指責,又會使硬幣翻到自卑的一面,喪失動力和進取心。


 


這時,自我為了避免陷入自卑的痛苦,會有意或無意地使用更多的自我膨脹機制來保護自己,表現出對他人的不屑、貶低、憤世嫉俗,這也使得領導、同事等很難與其相處和共事。

其次,在自我膨脹的機製作用下,個體通過迴避現實來避免接受自己的弱小感,所以對現實的判斷和檢驗能力變差,無法準確評價自己,也無法切實地評估客觀環境,這將導致其難以對未來做出合理預測。從而陷入新一輪挫敗自卑防禦自我膨脹的惡性循環。

過度自我膨脹是對自卑的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禦。要改善這一問題,獲得更成熟的心理狀態,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了解並接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弱小和不足。只有對自我和環境擁有較為客觀的認識,才能獲得穩定而適切的自信與自尊。


 


 


------------------------------------------------------------


 


有一種愚蠢的矛盾,存在社會的上層,抑或想像的社會上層,因為這層可能不曾存在,只是他們自以為的存在。那是學術界。


 


學術界的人有一種特色:自以為很懂,聽不進別人講什麼;但又常大張旗鼓,花大把銀子舉辦學術研討會,言為「交流」、「討論」,事實上大家都在各講各話,誰都聽不進誰的意見


拜拜三天完後,大家一哄而散,然後分別又回到各自的小洞,在助理、學生面前繼續展現自己的才學洋溢、博覽群書、不可一世,繼續傳講著他們自以為的價值。


 


在許多學術專業年會或討論中,我們聽到各學門各種反思的聲音,但實際操作上,又是另一種主流法則。反思成為一種例行公事,就像天主教堂中的告解,以為一講出來之後,就釋放了自己的問題,出來之後依然如故,他又可以去做他以為的學術。


沒人會去戳破,因為可能斷了自己的後路,也會很難堪,因為大家都參與其中。


 


沒錯,許多人「獻身」學術,但更底層的部份可能是享受這樣的權力過程,縱然這權力是由一天工作18小時而來,也甘之如飴。


經常,我們聽到他們抱怨教學及研究的雙重壓力,但我們很少看到他們放棄這個位置的勇氣,我們幾乎很少聽到「哪些學者說自己享受學術研究工作」。


美言為奉獻學術,事實上是迷失在權力與自我膨脹之間,走不出來,也好像不知道要走去哪裡。


 


這種情況或 許從博士班學生身上可看出端倪。


我認識的博士生選擇念博士有幾個主要原因:


第一、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所以就繼續念;


第二、覺得以後在大學教書,有自己的辦公室、有助理,那是很風光的事;


第三、對學術有一些興趣,尤其享受別人聽不懂自己「行話」的感覺;


第四、棄之可惜;


第五、真正享受思考與辨證(極少數)


 


前天,一個人正在念碩士班的學生問到底念博士後的「市場」如何,他想聽聽我的意見,再決定要不要念博士班。不過我的回答「有興趣最重要」似乎不是他想聽的!在英國念碩士班,要申請繼續念博班不是難事,對他來說,簡直棄之可惜。


 


故意講的讓人家聽不懂,是一種由知識堆砌出來的虛榮。


以台灣的學術法則,「講的太白」就不符合學術要求,因此學門之牆只是愈來愈高。跨領域之說只是學術界的自我催眠,真正做跨領域研究的留學生回到台灣,下場通常不會太好。


就算進了知名大學,招致來的批評往往是「學術訓練不足」。請注意,這「學術訓練」是美國各學門的主流定義。


 


每天7-11似的強力工作,量產的學術,換來權力的春藥。倘若學術可以多留些空白,這樣的學術會不會更人性點、更有貢獻呢?


我們的學術需要更多的創意,而非一味的copy西方世界理論,把一些專業英文字彙翻譯成一般人會覺得很奇怪的中文,自成一個小圈子,享受只有「自己人」才懂的快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