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是父母「肯」出來的

109.5.30()

「賺錢重要?」還是「孩子教育重要?」 運用得宜二者相輔相成、偏重一方則往往互斥。很多人年輕時為了養家,全心創業賺錢或不得已,疏於陪伴致年長後才發現孩子走偏,都來不及。

洪雪珍老師說:「啃老族,是父母「肯」出來的,如果父母什麼都不肯,不肯給住,不肯給吃,不肯給錢,孩子哪裡「啃」得動父母?」

我有位朋友,高中畢業後結婚、白手起家做生意,經過40年夫妻齊心努力,資產已上幾億,非常不簡單。60歲享有富裕但至今仍持續努力工作。

二個兒子小學國中時很優秀常獎學金、得獎,但青春叛逆期,父母仍忙於工作沒能陪伴,甚至常爭吵,高中搬離舒適家庭生活,寧可在外租房。在外地念大學原也念得很好,但突休學重考念了三所國立大學才畢業。老二也念了二所國立大學才畢業,這都還好,但二個孩子於今30歲卻都在待業中。

朋友很無耐,總是認為現代年輕人不懂事,常提想當年自已是如何隻身創業….我這外人看,很容易看出這家庭問題原因是「爸爸」。爸爸仍維持50年前的教育思為不願修正,親子關係要改善? 幸好媽媽和孩子感情一直很好,孩子們行為上仍知書達禮不致有太大偏差

和朋友對話會發現,他好高談自己想法,不喜歡聆聽、內省,也許孩子從未曾有機會與爸爸談心事。他主觀意識強少詢問別人想法,頂多也僅止於問自己的事關心的事一旦認為自己觀念是對的,便鮮少主動問別人,例如對家庭經營觀點、如何教育孩子、孩子變這樣要如何輔導、對人看法、人生定義、孩子不想工作,有何建議? 也許礙於面子…也許認為家務事外人插不了手..也許....

這與我們家的親子關係真是大不同,孩子滿18歲後,要當朋友,不能再用上對下指揮。無解的人生觀,外人都能看到問題所在,但如果父親不願改變,不願放下身段,真只能看孩子自己造化了。朋友的性情急躁,說話較沒耐心,建議他先處理孩子的「感受面」,了解孩子「不找工作原因」是不想工作、還是找不到工作,理解孩子心情,陪伴他走一段,讓孩子有被支持的安全感,會比較有勇氣跨出去。

或許二個孩子經過大學期間不順遂,個性變得懦弱缺少自信,對找工作深感無助恐懼。父母不能再孩子是缺少磨練、懷疑孩子草莓、抗壓性低,用言語刺激逼他,反作用。或許放手讓孩子離家出去生活,不再住家裡,也許一搏看看可否扭轉。

這對夫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善良守份、身體健康又有穩定的經濟基礎,供給家庭所有生活需求,孩子不需要負擔開支。孩子從小都乖順、聽話,完全没有異樣,心地善良、人品也好、生活也節約、不菸酒很正派。外在的社會生活條件和物價高昂,年輕的一代說真的出去生活不如家中舒服。孩子停滯不前待在家中,長期容易發展出與社會隔離的性格。

問起孩子不工作都在「做什麼?」,朋友或許又是礙於面子,不願說。這跟看醫生一樣,不願說實情,外人是沒法實質協助。

很多父母都為不管有多辛苦,孩子大學畢業,開始找工作,獨立自主,就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不再為孩子擔心操勞。熬到孩子畢業,卻發現孩子不找工作!這是多大的晴天霹靂,原盼望成龍成鳳,如今連份工作都不願做。於是只要見孩子,就催促他去找工作,孩子總是虛應,結果工作沒找,親情也降到冰點,惡性循環,父母更加束手無策,溝通機會都沒有。

遇到事情碎念個不停,表示他對這件事情感到擔心,藉由碎念來舒緩焦慮,如果擔心的事沒有得到解決,就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父母又反覆碎念...。

愛要放手讓小孩自主父母凡事代勞,只是「順手多做一件事」,但在孩子眼中也許是「理所當然」,生活點滴都是「教育」,父母要聯手打造親子關係。

教養本就不容易,我兒子雖現在狀況還好,也會擔心他將來社會適應不良「啃老」,彼此都還要再學習,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