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子女真想疏遠父母嗎?

112/8/19()女兒職7

為什麼愈來愈多成年子女在疏遠父母?(天下雜誌)

我有個財富優渥的朋友A總干預孩子的交往對象,總把背後家庭經濟能力排在第一首選,孩子們因此分手好幾回,真富人家對方也同樣看不上A家世,如此一直沒有配對成功。至今子女都快40歲了均未能成家,然A並未因此態度放軟,還說「我們可是寧缺勿爛呢」,總不斷透過人脈主動找他認同的對象給孩子相親,真不知是誰想高攀誰? 誰就願意被高攀?這都像對子女情緒勒索。

2個孩子都己離家就業,沒有家庭失和、衝突,但仍自然的在疏遠中。現代個人主義興起、價值觀分歧,我能懂孩子現在正打拼事業,況且我還在上班且身體健在,故疏遠是常理,能接受,大概要等他們為人父母時,才會想起父母吧。

選擇與誰共度人生,是基於彼此認同與否,和對自我成長的渴望,不是什麼義務或必須要做什麼,除非孩子自己想要和父母建立關係,否則現階段的我也看破不再期望能將孩子緊密聯繫起來。

孩子在北部生活很辛苦,更買不起房,總期盼他們能回南科工作,家能給孩子一部分經濟上支援,但他們的生活卻想排除父母,剛開始那拒絶讓我很失落,如今我已漸想開,也不想孩子成年了還得聽爸媽的話,更無需滿足我自己的心理需求。將來我更老後,老、失智、心理變化、高齡照護都要靠自己,要不,屆時和孩子會有認知落差的衝突。

很多時候,孩子下意識想「糾正」父母,往往成為衝突導火線。我總意識來日不多,會選擇重視親密情感連結、維繫、想多感受溫暖、陪伴,老爺總說「過我們自己生活,沒必要一顆心都掛在孩子身上,他們需要時能幫就幫,否則陪伴、支持彼此的生活就行」。

我的期待「親子間應該親密又獨立」,彼此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學到經驗,但實際上我們的人生經歷拿到現代也都不適用了呀。

兒女努力學習,是為了離開父母獨立,我曾是個會將整個家庭的感情和資源向兒女傾斜的媽媽,不是溺愛而是沒有自我。我的父母沒有興趣愛好,只有拼命幹活,能養活一個家已經很不容易,能給我的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卻是他們最好的,他們更不會表達愛,但我一直能體會到他們的愛,希望我孩子再大一點也能體認我的沉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