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老的愛
113/6/10端午節
婆婆要子媳們每年拜四次祖先,端午節是之一,先前她說端午想回雲林一起拜,她應忘了過年的折騰(折騰過年的婆婆)。為縮短她不適車程太久,老爺前一天一早去高雄載她到奇美博物館走走,來我家住一晚,次日再載回雲林。結果才高雄坐到台南就吐了,她自己怕了,要我們回去就好,她和娘姑待在我家,等回程再載回高雄。
老爺是很順從的孩子,能懂他愛父母的心。婆婆也感嘆現在才想出去玩已無體力,連想回家祭祖都這麼難,女人不易,尤其是生活中努力付出的女人,老得太快明白得太晚,等沒了青春、等沒了健康,只等來了遺憾和後悔。她94歲了頭腦還如此清楚,真的是不容易啊。
我的智慧沒開,更沒有大愛,很多時候,情緒像洋蔥,一層包著一層,而最深的情緒在哪層不一定。很多時候居中我會感到焦慮,是因為底層好像有好幾種核心情緒。當我和焦慮待在一起夠久,就會感受到躲在焦慮背後的恐慌。
來自傳統農村及性情傳統的我,面對夫家婆婆主導,婚後總背著很沉重的壓力,30多年「如果我表達真實的內心會覺被大家發現我的不夠好,過度擔心就不會被接納、被喜歡」,女兒說一直違背自己內心活著,易得憂鬱和焦慮症,可以學習其他子媳應對的態度,然我仍沒辦法的陷入恐懼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沒有達到別人眼中的期待時會被鄙視,導致更痛苦。
時間過去了,不保證人會更成熟或更厲害,但只會更老而已。現代不說孝順,都說「孝而不愚,敬而不順」,因為時代改變實在太大了,民國初年出生的父母是要如何教養身處電腦、手機、AI機器人..現今的我們?? 長輩不會懂,因為她認為「她就是天」更無法放下自己的食指,但可以體諒她生在沒法受教育的年代,但子女是否都應該要隨雞起舞處理她提出的任何無厘頭的事?是種體恤??
期望我老了不要得失智症,要認老,絶不能仗著歲數大、擺老資格指揮著子孫,不能無感子孫的態度、壓力、厭煩....,想~~認老的愛才能在我活著時不被厭煩嫌棄,交代我無法自理或無意識後就送安養院,想~也許往生後讓孩子偶而想念吧。人不能和基因抗爭、不能和人性抗爭、也不能和命運抗爭,讓孩子過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吧。別多想,也別太懂事,人一生說白了,也就那麼幾十年,只要開心的時候比難受的時候多,那這輩子就值了。
PS:氣色一直很好的婆婆113/11癱瘓臥床無法言語插二管,經協調後送她去天主教安養院了,因子女尚都在職中,大家輪流去探望她。老爺去我都陪著,呼喚叫著她都沒反應,她應不記得我們了,望著她,想起她30多年來對媳婦的種種~~~很感觸,人在世時多風光有錢有勢有權,有什麼願望、看不開的,至終都須走一樣的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