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退休後要去夜市擺棉花糖攤 (2分鐘影片)
海灘旁棉花糖(2分鐘影片)
酷時鐘 (仔細看~超準的哦)
孩子內心能否獨立?
102/3/7(四)女兒高三
我第一次當媽那天,就很清楚讓孩子適齡與父母分床,是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心理成熟的。
所以女兒和兒子都在5歲就在不同房間自己一張床、自己睡,有人說我很殘忍,但沒放手真的不知孩子的潛力,一直到現在,二個孩子都很獨立。我總認為從生命最初期開始,孩子本能就渴望學習讓自己獨立自主,教孩子自己動手做任何事情,才能協助他們邁向獨立之路。
受尊重與肯定的孩子,一定比受寵溺的孩子來得快樂,當孩子學會特定的日常生活技能時,他們會愈來愈獨立、有自信,愈有成就感。
蒙特梭利曾說:「獨立的本質在於能自己做事。這種經驗不只包括遊戲,更和孩子必須從事的工作有關。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成長。」
媽媽「再半年您就要離家到外地念書,今天起我可以和您一起睡幾天嗎? 」
女兒「好啊~~那爸爸勒?~~~」
媽媽「放心~爸爸沒有說也要和您睡~~>.< 」
女兒「蛤??」 (開了女兒一個玩笑)
媽媽「甄選面試您可以自己搭車去嗎?」
女兒「對啊~我自己去啊~不然您要請假哦~ 不用了啦,而且要有上才能去啊」
我是相信女兒可以單獨前往的,而且我早已下定決心不跟過去。
很多弱勢家庭的孩子,我想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也許都沒空了解孩子到底填了什麼志願.如同我們那個年代,第一次做什麼事都還是要自己做,父母為了生計根本沒空陪。
尤記得我升高中到外地住宿,第一次搭公車去彰化市,那個緊張、擔心的女孩流連在公車站的身影深刻記得。
第一份工作自己搭火車上台北(在這之前從沒離開過彰化),也依悉記得手提二只旅行袋的我,遊走在車站當時的心情,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很清楚這些獨自完成一些事的過程讓我成長許多,對我的人生很有幫助。
同樣的,我不希望總是陪孩子做他的第一次。因為我們已身經百戰,有些困難不知覺中都被我們排除了,孩子follow後面的路會太順遂,也少了很多失敗的經驗,年輕就是要自己試。
請別小看這些小放手,孩子的成長、獨立是一日一日累積的,千萬別當孝母到孩子高中畢業,然後一句話「大學了,您要獨立了」,您忘了~孩子過去根本沒有實習機會就要他在一瞬間獨立,他如何不會慌? 如何不會不知所措? 如何能做得最好?~~~
------------------------------------------------------------------------------------------------------------------------
分房睡要考慮孩子心理年齡、膽量、獨立性、對父母的依戀程度、家庭具體環境等因素
3歲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
不到3歲的孩子,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3歲前,會有一件特別喜愛的東西,如一個公仔或一條毛巾,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著睡?”因為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在孩子的潛意識里,這個公仔或毛巾就是母親的象征,抱著它睡,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
上學後分房睡,成年後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余金龍說,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癥、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性心理障礙、人際關系困難等。
弗洛伊德認為,在孩子的性蕾期(4~6歲),孩子會對異性父母產生戀情,對同性父母產生嫉妒,以及由競爭而生憎恨。
弗洛伊德稱這種三角關系為“戀母情結”,他認為戀母情結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這一情結是通過與同性父母的認同而得以克服的,並且在克服這種焦慮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會擁有 “超我”。
專家建議,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如果上小學以後還沒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為什麼5歲左右分房睡最適合呢?”
4~6歲是性蕾期,孩子在5歲左右,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這成為確立自身性別認同(即確認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基礎。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這個時期孩子的性行為相對較活躍,如手淫、大腿夾緊等。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堅決不願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強逼,家長要多動腦筋想想有什麼孩子可接受的辦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