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前兒子還比我矮半顆頭,現在他已經是175公分的青少年了,時間過得好快)
作者說「叛逆來自威權壓制」,老爺和我在家都沒什麼威權,要算有,應是弟弟對姐姐反而是必恭必敬的,但我青春期的兒子,還是很叛逆,哎~真是難熬的青春期~
青春期為什麼愛叛逆?
2010-05/親子天下雜誌12期/楊俐容
青少年叛逆行為情緒青春期是所謂的「狂飆期」,這時期的青少年很有主見, 愛挑戰權威,天天質疑「為什麼不可以?」叛逆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請問楊老師:「我孩子一直都很乖,可是上國中後,變得像另一個孩子似的,老愛唱反調,為什麼?」
咳嗽可能是過敏,也可能是感冒、肺結核、百日咳……,要能對症下藥,必先了解病灶。解決青春期的親子衝突也一樣,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才能找對解決方法。青少年主見強、喜歡挑戰權威,其實和青春期的發展特徵有關:
一、情緒變化大、反應強
生理與外觀的變化帶來心理衝擊,再加上自我意識強烈、對別人的批評特別敏感,因此情緒容易變化起伏,反應也比較強。髮型剪得不如預期、外出時找不到滿意的衣服,就對父母發脾氣,不足為奇。
二、對很多事情都很有主見
隨著思考能力提升,見多識廣,青少年擁有更細微的觀察能力,因此愈來愈有主見。但因為時代變遷、環境有異,青少年和父母意見不同是必然的現象。嫌父母「LKK、想法落伍」,是常有的事。
三、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利
追尋自我認同是一生重要的課題,而青春期是這個旅程的起點,為了維護自我,青少年一定會向父母要求更多的自主權利。不願意釋出自主權的父母,自然容易落入無休無止的爭戰。
四、喜歡挑戰權威
青春期的孩子對世界開始有一種理想的想像,也會逐漸發現過去崇拜的人(包括父母)和理想有落差,因此自然會批判、挑戰權威。「為什麼都要聽你的,你的想法又不見得對!」是青少年的心聲。
五、追求自我獨立
青少年渴望獨立,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是某家的小孩,而期望「我是某某,我就是我。」因此,即使研究發現多數青少年在重要價值觀上仍然是和父母最像,還是會在許多生活細節上要和父母不一樣。
總體來看,追求獨立與自主是青春期無可阻擋的趨勢,如果父母還沉醉在孩子童年時期對自己的依附與崇拜,一味壓制孩子的自主,就可能引發孩子叛逆、頂嘴,甚至批判,或反對父母的行為。
幼兒對爸媽是百分百的依賴,因為他需要;學齡前的孩子對父母崇拜,因為有太多事他做不到;
國小的孩子對父母尚有幾分敬畏,因為父母仍主導不少事務;
國中之後不只不崇拜,還會開始挑毛病:「媽媽這樣穿太醜了」、「爸爸為什麼不能像誰家的父親那般,怎樣怎樣……」,這些都是青春期的自然現象。
對青春期孩子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們就可以來談談「叛逆」的問題。
所謂叛逆其實就是權力拉鋸戰。
「叛」是反叛,不願意照威權者說的去做,叫反叛;
「逆」是什麼?違抗上位者的意志就叫做逆。
叛逆來自威權壓制;有極權政府才會有叛軍,如果是民主國家,不同意見可以自由表達、共同決策,就不太會有反叛的情事發生。
換言之,沒有壓制就不會有叛逆。
如果父母將孩子的有主見、愛唱反調視為成長的養分、必經的歷程,如果不那麼堅持孩子非得依照父母的意志來行事,青少年就不需要以叛逆的方式來爭取主權。
但如果青少年的行為已經超越合理的界線,親子關係已經捲入爭戰不斷的狀況,那麼奧地利精神醫學專家魯道夫.德賴庫斯(Rudolf Dreikurs)針對孩子不良行為提出的概念架構,或許可以幫助父母釐清問題。
德賴庫斯認為孩子的不適應行為,其實背後都有潛在動機。
依據動機的不同,可以將這些行為分成四大種類。
◎「引起注意」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存在的價值在於得到注意。
如果青少年無法以正當的方式得到父母的注意,如無論怎麼努力,成績也無法如父母的意,或者父母過於忙碌而忽略孩子,孩子就可能用令人厭惡、煩躁的行為來讓父母注意。
孩子表現良好時,你不會特別注意他;他表現不好,你非得理他才行。好歹讓你罵一罵,知道你還關心他。
那如何判斷孩子是想「引起注意」呢?
如果父母心裡的感受主要是「煩」,或者當下講了孩子會聽,一段時間後又出現同樣行為,或轉成別的不良行為,大概就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
◎「追求權力」
在威權專制的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快就會學到「當別人聽我的時候,我才有價值。」再加上青少年本來就會挑戰權威、追求自主,如果碰到父母沒有適度的調整跟放手,他們就會在你管不了的地方跟你作對,以不當的行為來追求權力。
當父母心裡出現「到底誰是老大」的憤怒與不解時,表示你已經因為威權受到挑戰而被激怒,你跟孩子已經陷入權力鬥爭了。
這時父母親的反應常常是,「你愈那樣我就愈要把你壓下去」,壓不下去時,你只好放棄。這就會陷入你贏我輸、我贏你輸的爭戰。
◎「報復洩恨」
如果父母非常權威,孩子輸面大,孩子就會逐漸轉變成報復洩恨,明著贏不了你,就暗地裡搞怪來報復。
有個高年級孩子因為媽媽管得很嚴,每次跟媽媽爭取什麼,都是輸面。後來這孩子不再和媽媽爭,他只做一件事,只要是大人的聚會,他就會在那個場合,糗媽媽、揭她的瘡疤。明知回家後肯定被修理,可是他照做不誤,因為這是他唯一能贏的機會。
當青少年覺得自己不受父母喜歡,就可能以傷害性的言語來報復洩恨。這時候父母的感受不會只是憤怒,還會覺得「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而傷透了心。如果父母沒有好好處理,也展開報復,「你既然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不理你」,結果就會演變成冤冤相報、惡性循環。
前面三種是為了要證明我的存在有意義,生命活著還算有價值,只是沒得到正向的支持而已。但如果三種方式都無法奏效,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很多孩子就會自我放棄。
◎「自我放棄」
心灰意冷的青少年會發展出「擺爛」的態度,什麼都不做、什麼都隨便。
我不反抗,可是我也不做你要的,任憑你罵你打,我就是不動如山。
自我放棄的青少年,會表現出無能的樣子,書不念、朋友不交、也不出去。那是因為不管他怎麼爭取,如何衝撞,都輸。他的自我感覺是,我沒有能力,活著好沒意思。
沒有人會希望孩子這樣,可是如果父母無法自覺是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孩子走到了這一步,父母會覺得很挫敗。因為好像怎麼做都沒辦法改變,父母這時也會想要放棄。
但,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應該被放棄的。當父母說「我再也不管你了」,孩子當下也許開心,可是他會感受到「父母認為我無可救藥」,更失去自我改善的動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