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孩子慢慢學習我們願意嗎?


羅德水/台灣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2011-04-06


中斷多年的兒童節假期從100年開始恢復,但是,多個單位所公布的各項調查數據,卻不約而同指出,台灣的兒童覺得家庭不夠溫暖,親子相處時間不長、互動品質不佳,孩子們的兒童節願望則普遍是「希望功課少一點」、「爸媽能多花點時間陪伴他們」等。


平心而論,孩童們的願望實在再平常不過,卻反映出目前台灣家長超時工作、學童超時學習的殘酷現實。是的,台灣的受薪家長們有舉世最長的工作時間,台灣的孩子們則不遑多讓也擁有名列世界前茅的學習時間,有這樣鎮日忙於工作的父母,以及整天忙於學習的學童,親子互動不良、家庭溫暖指數偏低,又何足為怪?


家長眼中只有競爭力


家長之所以必須超時工作,並安排學童接受體制內外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課程訓練,其實同樣源於提升所謂競爭力的迷思,常見的說詞是,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台灣的孩子未來將面臨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者,因此必須從小提升學童的各種能力,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立於不敗、脫穎而出


對「競爭力」的焦慮與不安,使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說法深植人心,多數家長堅信「提早學習」與「增加學習時數」是提升學童競爭力的有效方法,媚俗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則不惜破壞教育法制以回應這樣的想望。


在唯恐孩子輸在起跑點的家長,以及媚俗首長們的合謀下,於是,原本訂在小五開始學習的國小英語課,硬是在都會區被提前至小一。


首長振振有詞地說道,這是為了回應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必要舉措,無法搶得「提早學習」頭香的其他首長,則以「活化課程」為名直接加課,宣稱這是為了提昇國際競爭力,並為所有反對者冠上「不顧學生受教權」的罪名。


兒童權益由誰決定?


誠如我們所共見,這樣濫權與違反專業的教育決策,通常以「維護學生受教權」、「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作為包裝,並被多數媒體與家長們認為是「有魄力」,尤有甚者,在把學童的制式學習課程增加至世界頂標之後,這些以不當政策戕害學童適性學習的始作俑者,竟然又突發奇想地要求學校不准在兒童節指定回家作業、不准在連假結束後進行考試,教育專業云云,兒童權益云云,何其廉價?又何其荒謬?


身為教育人員,我們當然應該致力維護學生的受教權,問題在於,究竟應該怎樣維護學生權益?


19891120通過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揭櫫了「兒童的最佳利益」的原則,指出:「所有關係兒童之事務,無論是否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關所主持,均應以兒童之最佳利益為優先考慮。」職是,把受教權簡化成「提早學習」與「增加學習」,究竟是維護學生權益?或是戕害學生權益?


升學導向犧牲教育


總統夫人周美青日前感嘆台灣的教育太僵化,指出:台灣雖然也有許多深具愛心與熱忱,且教學認真的老師,但我們的教學一向以升學為導向,訓練思考、分析、判斷不是教學重點,背誦與反覆練習才是,會猜題、劃重點、幫孩子拿高分的才是名師;是否具有教學熱忱、有無用心設計課程、能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啟發孩子的創意或潛能,不是學校和家長的要求。


這確是台灣學校教育的一大問題,相信也是許多基層教育人員的心聲。


教師何嘗不願意活潑教學?何嘗不願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教育本來不就是一趟漫長的學習旅程?


問題是,講求速效與競爭力的台灣社會,願意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學習嗎?


毫無疑問,光是兒童節放假與不出作業,完全無法保障兒童權益與適性教育,光是感嘆顯然也無法改善親子的互動,這或許也才是大人們沾兒童之光一起放假時,最值得我們深思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