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期的閱讀能力決定一生的成績


作者:金明美 著/李茲文化


(一)閱讀能力左右學習力
我兒子有個國小同學,他沒上補習班,也沒請家教,可是國高中時期都是全校一、二名。他媽媽說,他每天不到十二點就上床睡覺了。考試的時候,也沒特別去準備,平時老愛看一些跟上課無關的雜書,她覺得很擔心。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她話,不必太用功就能名列前茅,還有空看閒書,到底還要擔心什麼
我仔細想了想,如果要比讀書的分量、上補習班和家教花的錢、以及犧牲的睡眠時間等,我的孩子一定贏很多;倘若這些努力有用的話,我孩子的成績應該要比他還優異,但事實上兒子卻連全班前十名都很難擠進去,這究竟是為什麼?
也許我應該就把他那個同學視為「天才」,叫我兒子別想去和他競爭,或許就不會自尋煩惱了。
可是……
雖然我想對兒子說:「你的腦袋就是比不上他聰明,算了,認命吧!」但一想到兒子不論怎麼努力也是輸一大截,就覺得心有不甘。以往大家都說我兒子很聰明,他在國小時期不但當班長,還時常帶著一百分的考卷回家,想到這些,我就捨不得放棄。國小時期,這個同學的媽媽還曾經很羨慕我呢。可是,究竟是何時開始「豬羊變色」了?
像我兒子這樣,明明比一些成績好的同學花了更長的時間唸書,卻無法得到優異的結果,環顧我們的周圍,這種例子還真的不少。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諸如 老師交待的作業是否有用心做、上課認真的程度、學習動機強弱和家庭環境等,但是,不要懷疑,其中
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閱讀能力」
所謂「
閱讀能力」是指讀書時的理解力、分析力和判斷力閱讀能力是指徹底瞭解文字,因此跟學習力密不可分。身為學習領域的專家,我由長久以來指導學生的經驗中已經得到印證,只要發展出閱讀能力,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二)閱讀能力扎根不要錯過國小二年級的黃金時機
調查結果也指出,學習力低落的孩子有 80% 是閱讀能力不足的(閱讀能力比所屬年級的水準低落兩個年級以上,稱為「閱讀能力不足」)。
我曾在天主教大學終身教育院舉辦的「我們孩子如何閱讀課本」講座中,針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是「孩子第一次遭遇學習困難的時期為何?」。問卷結果發現,35% 是在國小三年級學習社會課的時候21% 是國小五年級以上,28% 是從國中時期開始。由此可知,
孩子發生學習困難的時期,正是遭遇「閱讀」困難的時期
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遇到學習困難時,都直接想到要把他們送到補習班去。可是補習班到底是怎麼樣教導孩子的呢?
補習班會將各科的重點整理出來,然後讓孩子們死記下來,因為這些重點在考題中出現的頻率很高。但是
孩子並沒有徹底地閱讀和學習各科的內容,只是硬記下來應付考試罷了。結果,孩子還是無法真正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反倒變得越來越依賴補習班
根據學者們對於閱讀能力發展階段的見解,以及國語的閱讀教育目標,我們可以斷言,孩子的閱讀能力應該要從國小二、三年級開始培養。
我個人認為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期,最好是從國小二年級開始
國小二年級,是從朗讀轉換到默讀的過渡時期,這個階段要開始培養閱讀能力,才能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若想讓閱讀能力扎根良好,最好不要錯過國小二年級的黃金時機。


(三)國小三年級開始出現成績的差異
孩子的學業成績開始出現差異的時期為何呢?國小一、二年級時大部分孩子的成績都差不多,差異不明顯。可是等升上三年級後,課本的內容開始變難,就開始可以區分出很會唸書的孩子,和成績表現不穩定的孩子。
看似會唸書,但成績卻不穩定的孩子,國小二年級時的成績,至少都能維持在 80 分左右,不過,好一點時可以考 90 分,差一點時卻只能拿 60 分,成績有相當大的起伏。
此時家長常會疑惑,「不曉得我孩子的實力到底是 90 分,還是60分。」倘若孩子成績的起伏這麼大,那麼就要把孩子的實力視為低分的 60 分。這樣雖然有點難以接受,但事實上是,考高分那次只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相較於成績大起大落的孩子,有些孩子的成績始終穩穩的保持在 90 分以上的。表面上看起來,兩者的成績似乎差不多,但一個孩子穩定,另一個孩子不穩定,因此問題應該就出在閱讀能力上。因為,正是閱讀能力的差異才會造成這樣的現象。
成績總是維持在前幾名的孩子,也是因為閱讀能力優異,所以獨自解題的能力比較好,即使考題的敍述很難,也不至於不能理解。
相反的,成績不穩定的孩子,不具備獨自讀懂題目的能力,因此家長或補 習班 老師就得要幫忙說明,孩子才能了解題目在問些什麼。
家長或補 習班 老師沒有去深究成績不好的主因,卻只注重眼前的分數,光治標,這樣一來,孩子的學業成績反而反映不出真實的閱讀能力。
換句話說,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是期待立竿見影,馬上得到好分數?或是寧可算慢慢來,也要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培養起來,兩種選擇,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會在孩子身上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倘若 家長和 老師只是將閱讀歸在國語科的範疇,小看國語課本的影響力,不花心思去瞭解閱讀和其他課程之間的關連性,注定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學習國語時,更重要的事是得慢慢地閱讀,以徹底瞭解課本內容為目標。只要像這樣多下功夫,便能大幅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了。


(四)機器人症候群(不懂意思硬讀)
「全部都唸過了,可是好難喔!」「哪個部分很難呢?」「我全部都不懂。」慧靜目前就讀國中二年級,就算把書全部「看」完,還是經常反應說她看不懂,太難了。她最大的問題是,很難看懂書的內容,而且也不曉得哪裡有問題。
像慧靜這樣在唸書時罹患「機器人症候群」的孩子越來越多了。無法掌握書本內容涵義,就
像插上電的機器人一樣,有看沒有懂。這樣的症狀,最常發生在課本內容突然變難很多的國中時期。孩子的腦袋一片空白,處於恐慌狀態,呆呆的坐在書桌前,就這樣「看」完書,說她已經唸完了。在書桌前坐很久,也花很多時間盯著書本,成績卻不斷的退步。這和小學低年級時出現的「跳躍式閱讀」很類似,卻是比跳躍式閱讀還要嚴重,是必須立即糾正的壞習慣。


機器人症候群自我診斷:
1.讀書時腦袋會突然一片空白。
2.
雖然一直坐在書桌前,但是卻不記得上一章唸的內容。
3.
用書中的內容提問時,會答說書中並沒出現這樣的內容。
4.
詢問有沒有困難的部分時回答說沒有,可是一問問題卻回答不出來。


孩子若符合上述診斷內容中的任何一項,那麼就要小心是得了「機器人症候群」。只要 家長或 老師仔細觀察孩子讀書的樣子,問幾個問題,便可得知孩子是否有這個症狀。


如果孩子願意說出這些煩惱,大人就會知道,但是大部分的孩子自身並不曉得出了狀況。也有很多孩子就算自己覺得不對勁,但因為怕被大人責罵,怕被逼著讀更多書,就把嘴巴閉起來。
能發現孩子的閱讀問題,就能想出辦法解決。但問題是,連家長、老師和孩子自己都不太曉得究竟是遇上什麼困難,於是孩子的閱讀每下越況。
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更辛苦。想要自己成績好,可是卻又做不到,你真的曉得孩子有多辛苦嗎?孩子因此身心俱疲,萬念俱灰。為了避免這種危險的情況,家長要多下功夫,快點掌握並破除這些不良習慣,孩子才能重拾讀書的快樂。
家長必須要掌握自己的孩子唸了什麼書,是否能記住唸過的內容,是否覺得困難;有困難的話,到底是哪裡很難。我還是要一再強調,閱讀能力左右孩子的學習力。


(五)小二開始累積的閱讀能力,會一直跟著你進入大學
「國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成績,會一直跟著你到高三。」這是升上國中時經常可以聽見的一句話。
因為有這樣的傳言,所以大家都會盡全力準備第一次的考試。然而,結果卻可能不盡如人意。倘若不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只是慌慌張張準備考試,當然不會有成果。我認為應該將這句話改成:「國小二年級開始累積的閱讀能力,會一直跟著你進到大學。」
國中的課業和國小不一樣,科目變多,課本變厚,內容也變難了。因此很多人就算打開課本唸書,但再怎麼努力也讀不下去,最後不得不放棄,然後依賴補習班。
如果是從國小二年級慢慢培養閱讀能力的孩子,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閱讀和瞭解課本內容,並有機會成為全校前一、二名的學生。因為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就會一併提升學習力、口說、聽力和寫作能力。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閱讀時完全瞭解字與文章的涵義,也會區分重要和次要的內容,倘若出現困難的內容,為了想辦法瞭解,會動用自己已知的知識或經驗,並且反覆閱讀,或者積極的尋找其他資料。不僅如此,也會將文字的內容和自己的背景知識連貫在一起,綜合消化之後產生出新的知識。
也就是說,善於瞭解文字的人,為了正確瞭解內容,就會適時地運用恰當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是指為了掌握文字意思使用的各種閱讀方法。


提升閱讀能力的 8 種策略
1.
因應文章的類型,有目的的閱讀
2.
啟動背景知識
3.
運用背景知識
4.
提升詞彙能力
5.
唸出聲並加以思考
6.
一邊問問題一邊朗讀
7.
判斷何者比較重要後再閱讀
8.
一邊做筆記一邊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