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常識打造個人財富


馴錢師 2008/04/15


普遍大多數人認為投資理財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唯有學有專精的人才能勝認此任務,在實際的生活中透過銀行理專、保險業務員、證券營業員,或是高檔一點的會計師、律師,似乎是大家所認同的處理管道。只是他們所提出的投資建議真的適合你嗎?


相信有答案的人不多,說句不客氣的話,搞不好連提供建議者也弄不清,這從名人投資術、名人教理財等相關書籍的熱賣,及最近報章媒體的客訴報導,可以證明一點,投資這檔事還是自己搞定較為妥當,因為,自己才是下決策的人。


 


那我們該如何來自創財富呢:


1.建立理財目標


理財的主要目的無非是要累積財富,用累積的財富來改善生活狀況,或是去完成某項特定的工作,因此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確認自己的理財目標,因為唯有確認了理財目標,才知道自己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否則庸庸碌碌的讓錢流進來又流出去,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


所以,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理財目標在哪裡?理財目的是什麼?這樣才有努力的方向跟目標,不是嗎?


 


2.計算、調整合理需求報酬


確立了理財的方向及目標之後,緊接著要做的是如何去達成此一目標,簡單說就是計算要達成目標所需要的報酬及花費的時間,就常用的「七二法則」來說,要累積一倍的財富所需的時間,就是用72 ÷ 報酬率所得到的答案就是花費的時間


換言之,只要投資報酬越高,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


所以想要花費多少時間?累積多少財富?真的得好好算計算計。


 


3.認識、了解風險承受力


報酬和風險是一體的兩面,風險越高相對的報酬也越大。


就以礦工的職業來說,在早期製造業還未興盛的年代,這個行業的收入相當豐厚,工作一天的所得幾乎是莊稼漢半月所得,因此九份地區在採礦的高峰期有小上海的美名,但是在那個開採技術不甚發達的年代,這些礦工可都是搏命演出,既使從礦工退休,後續的一些職業病也是如影隨形。


所以,此一工作雖然報酬豐厚,卻不是令人趨之若鶩的好工作,因為有風險的考量。理財也一樣,唯有認知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才能在狀況發生時做出最好的判斷來。


 


4.尋找、配置適當的投資工具


在設定好目標、算計好該有的投資報酬及所需時間、也評估了風險之後,緊接著要作的就是用投資工具來協助完成目標,投資工具的選擇就像是吃飯般,必須考慮到營養的均衡問題,而不是光吃白飯就能解決,像一般上班族卡路里需求僅需2000大卡,但重度工作者所需的熱量,卻可以達到3000大卡以上,此外小孩的卡路里攝取需求跟大人也不一樣,所以不能用一個標準來框所有的人,必須因人而異。


換句話說,適合別人的投資工具,不見得就適合你,一定要量身訂做才是真正符合你的需求。


 


其實理財並不困難,只要照上述的步驟,輕輕鬆鬆就能打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理財計劃,如果你真的忙不過來,可也利用上述步驟來衡量提供給你理財計劃的人,如果是拿別人的框架來套,就可以知道他的專業度如何了,就如同我們經常在報章中閱讀到「股神」巴菲特的投資計畫,雖然說媒體是報喜不報憂,但試想巴菲特的資金有多少?持股時間有多長?你能跟的上嗎?還有最重要的,巴菲特的年報酬只有25%而已,這樣的投資收益你能接受嗎?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唯有自己所下的決策才是真正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