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所出路
111/7/16(六)兒子碩二上「在放手的地方,看見孩子的能力」
「材料為工業之母」,高科技或傳統產業,都是以材料作為發展的基礎。
材料系所畢業後出路多元豐富:鋼鐵、塑化、紡織、造紙、機械等傳統產業,到光電、面板、半導體、資通訊等電子產業,至航太、運動器材、新能源、醫藥、生技、化學檢驗產業等等,都迫切地需要材料相關領域的人才。
材料科學:材料製程、結構及性質
材料工程:從材料性質到應用端。
兒子讀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分為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電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生醫材料等5組。
隨電子產業興起,半導體、面板為材料系所最大宗出路。
畢業後從事材料研發、製程開發工作,讓產品強度更強,重量更輕.
在變動的時代,沒有在學時期就擬定好職涯戰略,當面對業界實際挑戰時,不管是什麼學校畢業,都有可能成為那個跟不上趨勢,被時代浪潮淘汰的人。
研究是孤獨的,更應該努力思考減少和業界差距。學歷不是必勝關鍵,軟實力才是。
掛著台大碩士求職,起點是優勢,也是負擔。學歷只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加分,印象分數高,但容易因小細節被扣分。業界不會給太多時間「學習」跟「適應」。
兒子「進前幾大科技業,碩士只能待生產線,若要在研發中心,都要有博士學歷較有機會,但我真不適合念博士」
老媽「念博士要耗5~7年,且畢業後求職也是未知數,目前學術領域又已供需失衡」
兒子「對啊~不如直接進職場用5~7年習得實務經驗」
老媽「不然每個人如何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念博士班?」
兒子「像我博班學長姐,很喜歡看paper、愛追求學問,看到一個題目,眼睛會亮起來那類的吧,我不是」
老媽「念博班也不是輕鬆的事。對未來,你想好了就不會慌」
兒子「對啊~好學歷若沒有好出路,那好學歷反而是人生減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能爬的多高,而是在遭受挫折之後,能從谷底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