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印度人很聰明,從小學考試就不考選擇題,數學科更是考申論題,但原來印度的教育問題和台灣一樣,很難全面解決~~~


 


--------------------------------------------


印度高等教育問題叢生


譯寫葉興台 99.6.21


亞洲新聞網報導,以學生人數而言印度高等教育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不像中國,印度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擁有使用英語的優勢,但這項優勢也有其缺點。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200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印度沒有半所大學擠進前100名,但東亞國家有多所大學名列全球前百大。


日本有6所大學擠進全球百大,分別排名第22(東京大學)、25(京都大學)、43(大阪大學)、55(東京工業大學)、92(名古屋大學)和97(東北大學)。


香港有3所大學分別排名第24(香港大學)、35(香港科技大學)和46(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有2所大學分別牌名第30(新加坡國立大學)和73(南洋理工大學)。


南韓有2所大學分別排名第47(國立首爾大學)和69(南韓高等科學技術院)。


台灣有1所大學排名第95(台灣大學)。


中國有2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排名第4952


 


事實上,印度的大專院校連1百到2百名都擠不進去,印度大專院校中排名最好的是坎普爾印度理工學院,排名第237,馬德拉斯印度理工學院排名第284,德里大學排名第291


 


品質難以信賴


印度高等教育有什麼可以驕傲的


該國的高等教育粗在學率11%,不及中國的20%,美國的83%,南韓的91%,這意味了中國正在就讀大學的人數比印度要多一倍。


根據印度國家軟體協會和麥肯錫顧問公司最近所做的調查,印度每10名擁有人文學位的大學畢業生中僅有1名、每4名理工科系大學畢業生中僅有1名,是企業主能雇用的,儘管印度的理工科系大學畢業生人數居世界最高


根據印度評估與評鑑中心所公布的研究,90%的印度學院和70%的大學被該機構評鑑為品質差強人意或很差。


 


水準參差不齊


印度的大專院校並未強制規定一定要接受評鑑,因此印度本身並未公布大專院校排行榜,儘管印度評估與評鑑中心、印度評鑑委員會(NBA)等機構分別對大專院校進行評鑑,但僅有30%的大學、16%的學院和10%的管理研究所接受評鑑。


印度很多學生僅搶讀少數幾所頂尖大學,因而出現不符標準的大專院校,這類學校中有很多將就著使用平庸的教師,實驗室和圖書館等基礎設施參差不齊。


在印度多數大專院校,甚至包括印度理工學院,教師人數不足15%到25,很多學校凍結聘用全職教師,增加兼職教師人數,因而打擊教師的士氣。


印度高等教育缺乏追求卓越的動機,對於表現好的教師未給予鼓勵,無法淘汰表現不佳教師,教學和研究的品質無法評估,都引起教師和學生不滿。此外,印度多數大專院校平均510年才修正課程一次,趕不上科技變化速度。除了教學大綱過時,學生也無法像美國、歐洲或中國同儕一樣,有跨校選修的彈性。


印度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的過度管制,已導致大專院校停滯不前和貪腐嚴重


印度大專院校品質不佳,迫使很多印度學生前往海外就讀大學,根據統計,高達86%取得美國大學學位的印度理工科系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30%就讀印度理工科系的學生,最後轉讀MBA,以取得更高的薪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媽 的頭像
    B媽

    B媽Letting Go孩子放手飛~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