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是物競天擇的產物?


文.顧景怡 2004/02 康健雜誌 63


21年前的24日,《木匠兄妹》合唱團的主唱,甜美的凱倫死於長期厭食症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引起舉世注意,大量的研究從此開始。


然而20年過去了,關於厭食症的起因仍是一個謎團。


 


厭食症人口有增加趨勢


厭食症好發在青春期少女,英國牛津大學華納福得醫院精神科兩位教授,費爾蒙和哈里遜整理分析從1980年之後,全世界關於飲食失調的文獻,估算出在青春期女性的族群,厭食症流行率約是0.7%,也就是每千位青少女中,有7位患有厭食症。並且,人數在增加中。


在台灣,治療厭食症的醫師寥寥可數,也缺乏關於厭食症或飲食失調普遍性的調查統計,究竟有多少比例的青少年患有這方面的問題不得而知。


雖然厭食症至今仍病因不明,但有厭食症的人一開始都是限制飲食,過於在意自己的體態、體重和飲食。到後來他們會有暴食的習慣,當中有一半的人發展成貪食症


此外,一成到兩成的厭食症會變得難以應付,且持續地發生。


就像木匠兄妹主唱凱倫,為了讓原本64公斤的身材,看起來苗條可人,從17歲就開始節食減重。


即使只吃一點點食物,她還要催吐、吃瀉藥,對體重斤斤計較。25歲瘦到36公斤,在舞台上不支倒下,32歲死亡。


 


厭食症死亡機會高


得厭食症10年內的死亡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若非死於併發症,就是自殺。


病因不明,治療也就棘手。真正治療成功的機會約5060%,也就是有四、五成厭食症病人無法被治癒,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冠宇道出目前治療厭食症的瓶頸


 


沒有藥物可治癒


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藥物被公認可以有效治療厭食症,陳冠宇說,主要還是採取認知和行為的治療。


19世紀末的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影響醫學界對厭食症的看法甚鉅。一直到今日,許多專家仍然認為,產生很多生理問題的厭食症,主要是因青少年拚命地想在混亂、疏離的生活中,從要求高、神經質的父母手中爭取自主權。


沿著這個理論,曾經有人治療時隔開觸怒患者的人,尤其是父母,這似乎很合邏輯。不過,這是古典的看法,目前大多數專家並不一定贊成。


即使這樣的治療方法,仍難挽救所有的病人,因為仍有不少厭食症病患,並非自我要求嚴格或者是完美主義者,也很想恢復正常體重,但他們就是不想吃東西


2003年底,在《心理學回顧》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嘗試破解這些迷惑,將厭食症由精神心理學界拉到生物學的領域。


 


厭食,是為了適應逃亡?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拿到心理學博士,卻熱中生物學和動物行為的紀辛吉兒,從自己臨床的觀察及生物演化的觀點,提出「適應逃亡假說」,打破傳統對厭食症的認知。


她推論,在約11千年前的史前時代,厭食是有利於人類生存的必要特質。


當時的人類,都是逐食物而居,當一個地區的食物開始短缺,他們便開始節食、減輕體重,身體輕盈有助他們快速地移動,找尋下一個有食物的區域。


因此,愈能壓制飢餓、迅速找尋食物來源、不易疲憊的人,在當時愈是具生存優勢


這樣的基因嵌入了許多人的身體,代代相傳。到了今日,具備這樣基因的人,可能對一些環境因子較敏感,而啟動千古流傳的特質。


紀辛吉兒解釋,一些動物身上也可發現這樣的特性。例如海洋中的灰鯨,即使周遭有豐富的食物,但在遷移時牠們停止進食。


科學家也發現,實驗室的大白鼠,如果先用飢餓將牠們的體重降到原本體重的70%,就開始不吃東西,卻變得非常好動,一天之內可以在籠子內的轉輪,跑上19公里。


 


減重過頭,啟動厭食基因?


因此,具備厭食基因的人,本來只是單純的想減重,但當體重降到一定的程度,就啟動厭食基因,壓抑食慾。此時,疾病接管身體,再怎麼拚命想吃的人,也無能為力。


臨床上也發現,有些人因為手術或其他疾病引發體重減輕,繼而發展成厭食症。


厭食症的人身上,向大腦釋放飽食訊息的荷爾蒙濃度慢性增加,如膽囊收縮素、血清素、多巴胺等。相反的,促進食慾的荷爾蒙減少,如galanin和正腎上腺素漸漸地減少。就是這些荷爾蒙的變化說服厭食症者不需吃東西


因此,一反過去治療時告訴患者要聽身體的需求吃東西,紀辛吉兒反而認為治療應是告訴患者停止傾聽身體的聲音,才能開始吃東西。


這樣的假說,在學界掀起正反兩面的意見。


支持者認為,在厭食症者身上看到許多相同的症狀、行為,他們也說一些相同的話,「當你看到某些固定的模式,代表其中有生物性的影響,」美國匹茲堡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凱亞說。


另外的支持者,北卡羅萊大學研究厭食症超過20年的包莉可教授認為,如果沒有先考量厭食症的生理因素,只用心理治療不會成功。


有些不願具名的反對者同樣以演化觀點出發駁斥,厭食會引起女性無法繁衍後代,不可能是自然淘汰、適者生存的結果。


紀辛吉兒並未反駁這些聲音,她同意在「適應逃亡」這個理論外,一定還有其他的機制引起厭食症。


 


不是新發現,只是新角度?


台北市療治療厭食症的精神科醫師陳冠宇對紀辛吉兒提出的假說也持保留的態度。他認為,這個概念其實在精神醫學界已被討論多年,「不是新發現,只是新角度。」


而且,從人類基因密碼被解開後,基因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個疾病一定有部份是來自基因的影響,陳冠宇說。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NIH)院正進行一項關於尋找厭食症基因的計劃,目的是找出與厭食症有關的基因,以在未來提早發現,較易受環境因子影響啟動厭食症的族群。


另外,NIH的研究還試圖找出厭食症的次族群,為的是挖掘適應個別狀況最好的治療。


不過,「大部份的精神性疾病成因複雜,即使厭食症的基因全被發現,也無法給全部的答案,」陳冠宇提醒,任何單一學說都可能過於偏頗。


在醫學科學領域中,每個假設與求證,都是放一塊拼圖,都讓人多認識厭食症一些。


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了,厭食症不一定發生在愛美、要求高、自律嚴、固執……的女性身上,它也可能發生在任何身上留有遠古人類遺跡的人身上。


 


一分鐘醫學教室 厭食症容易死亡


如果厭食症者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長久以往,會有低血壓、低體溫、掉髮,血中蛋白質不足,甚至月經停止的問題。


若合併有貪食症,還會引起潰瘍、疝氣,牙齒的琺琅質掉落,或者患者對輕瀉劑產生依賴。


長期營養不足,身體為了維持運作,必須從其他地方獲得營養,最後就是分解肌肉以獲得蛋白質和能量。


心臟的肌肉也會逐漸被消耗而變得脆弱,最後導致心律不整、心臟衰竭。


 


如何驚覺小孩有厭食症


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冠宇提出幾個徵兆,讓父母可以警覺小孩是否有厭食症:


1.體重不斷下降


2.內科檢查都找不出身體有問題。或者有時會有內分泌失調的問題,但那可能是厭食症造成的結果,而不是起因。


3.飲食習慣改變,例如不喜歡跟家人一起吃飯,或者因為吃不吃飯的問題,常跟家人起衝突


4.女性月經不來


當發現這些問題時,除了到醫院的精神科外,可先到內科、家醫科先掛號,醫師會先判斷是否有內科的問題,再做轉介。


不要因為聽到「精神科」就諱疾忌醫,因為厭食症是會致命的疾病


目前治療厭食症的方法以住院做認知和行為治療為主。父母應學習傾聽厭食症小孩的情緒,但是對於他們的飲食行為,最好採堅定的態度,陳冠宇建議。


此外,也有醫師會視個案狀況做家族治療,他提醒,當醫師建議家族治療時,不代表厭食症患者的家庭有問題,父母的照顧方式也不應該被怪罪為病因,而是醫師要為他們找出面對患者適當的處理方法。


目前對於精神疾病的發病,仍然沒有定論,不應該怪罪任何人,陳冠宇說。


短波


 


飲食習慣決定你的體重


你常常不吃早餐嗎?你經常外食嗎?或者一天吃好幾餐?


美國《預防》雜誌報導了麻州大學醫學院最新的研究,「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有助於了解自己是否容易肥胖,」研究人員說。他們從500個人中,找出肥胖和飲食習慣的關係。


1.不吃早餐的人,過重的機會多出4.5倍。省略早餐會使血糖降低,使人更加饑餓,因而吃下更多食物。


2.經常在餐廳吃早餐和晚餐的人,機會多2倍。研究發現,在外面所吃的早餐和晚餐,卡路里和脂肪偏高,纖維偏少,組合餐或特大號的份量,也常常讓人吃太多。


3.在外購買午餐,能減少3060%肥胖的機會。這是令人驚訝的發現,因為大部份的研究都指出「在外進食容易發胖」,這個研究卻發現午餐例外,因為,午餐的選擇會比其他兩餐多,但關鍵在你有沒有注意選擇「健康」的午餐。


4.一天吃超過4餐的人,肥胖的機會減少45%。研究發現,一天只吃1次、2次或3次大餐的人,容易讓胰島素的濃度急劇升降,使身體儲存更多的脂肪。(吳若女編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