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一刻~~智利礦工
原來智利的礦工們個個都是專業人才,有企管專家、醫生…..原來他們那麼優秀,政府這麼有效率~~才能存活~~~~~~~
智利當地時間2010年10月14日 0時32分(北京時間11時32分),“鳳凰2號”救生艙搭載最後一名救援人員到達地面,這標志著智利聖何塞銅礦救援工作全部結束。
33名智利礦工,從最初的劫後餘生,到最後的成功獲救,漫長的69天,挑戰人類極限,彰顯人性光輝。他們是怎麼活下來的? 根據智利採礦安全條例,所有礦井的通風口都應當安裝梯子,以便在緊急狀況下逃生。當礦工們趕到通風口時,發現這裏沒有梯子,塌方導致的岩層變化也使得通風口幾乎被完全堵塞。
有31年豐富採礦經驗的烏爾蘇亞,為讓有限的食物維持得更久,礦工們開始實行食物配給制,每人每兩天僅能分到兩勺金槍魚罐頭,一口牛奶,再加上半塊餅幹。
礦井中的各種設備派上用場,用一臺可鑽破岩層的機械成功挖出了地下水
8月20日依稀聽到了頭上傳來熟悉的鑽井聲。“我們有希望了。
在探井旁邊,救援人員開鑿一個直徑8厘米 的井,將一個長約是2.5米 的金屬圓柱倉放入其中,輸送礦工急需的援助物資。從食物、醫療到衣服、通訊器材,任何救援物資都必須通過這個洞從地面傳來。
礦工們檢查隧道內空氣質量和瓦斯濃度,確保通風正常。如果發生任何變化,就必須通知地面救援人員,調整向井下輸送氧氣的濃度。 50歲的礦工約尼‧巴裏奧斯礦工們進行身體檢查。他是礦井爆破專家,還接受過醫療培訓,這一專長讓他理所當然成為被困礦工們的醫生
當地面救援人員開鑿救生井時,井下礦工們也必須自救,他們需要挖出700噸到1500噸的碎石。為此33名礦工被分成3班,輪流工作8小時,完成清理碎石等各種任務。
井下溫度在32攝氏度 ,濕度極高。地面用太陽能加熱的水被送到地下,讓礦工洗澡。多餘的水流到礦井更深處,降溫和抑塵。
醫學專家們預計,長期呆在高溫高濕的礦井裏,礦工們在升至地面、突然進入幹燥而寒冷的地面環境後,眼睛會不適應光線、出現幹澀症狀;皮膚可能會受到真菌的侵蝕;肺部也將由于淺呼吸而受到損傷。此外,由于長期缺乏陽光,他們還可能會患上維生素D缺乏症。
精神病學教授約翰‧費爾班克建議,應當對獲救礦工進行長期的心理創傷監控和篩查。 |
智利,居南美洲,西眺太平洋,東臨阿根廷及玻利維亞,北接祕魯,南望南極洲。
國有土75萬餘方公里。人口1600萬人。都聖地牙哥。富銅、鐵、煤。信天主教,言西班牙語。
智利居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間,南北廣四千三百餘公里,然東西寬僅 二百公里 ,視之甚窄,故號“絲帶國”。
當觀光客乘飛機降落智利聖地牙哥的國際級機場,再順著新的高速公路前往市中心的商業區及酒店時,他們應該會認為這是拉丁美洲最棒的首都
許多智利人都有同感「外界都說智利就像是『美洲豹』,像亞洲四小龍一樣,但我一點也沒有這種感覺」。
30年前,智利總統皮諾契(Augusto Pinochet)採用芝加哥大學教授佛利曼(Milton Friedman)的建議,降低了貿易及投資壁壘,並著手讓電訊業、電力公司及退休金制度民營化,從此開創了智利經濟奇蹟,在華盛頓公約(Washington Consensus)的架構下,自由貿易及自由市場為智利帶來了迅速的經濟成長。但全國仍有18%的人民過著貧困的生活。
從許多方面來看,智利都是拉丁美洲相當耀眼的一顆星,過去15年來,相較於其他拉美國家只有1.1%的成長,智利人均收入年成長率為4.1%,然而智利的階級對比仍非常強烈,
本質上,智利仍是個地處邊陲、倚賴天然資源的小國家,由於進口關稅僅2%,進口加工品顯然比本地生產便宜;儘管智利的紅葡萄酒和鮭魚世界知名
教育也是智利的另一個問題,智利政府的教育經費僅占全GDP的4.2%,遠不及馬來西亞的8.1%及芬蘭的6.4%,教育部長比塔(Sergio Bitar)指出,課程內容也需要翻新,讓人們獲得更多數學、科學及職場所需的技能,在最新的世界競爭力年鑑中,智利在科學教育品質的排名在60國中僅達41名
• 北域
多山,諸峰高 六千米 者甚多。阿塔卡馬漠居安第斯山脈兩脊間,極乾,多終年不雨。嘗採硝酸礦,今則多銅礦。
• 中域
氣候類地中海。此域土甚沃,口亦甚眾。國都聖地牙哥(居約五百萬口)居其中。
• 南域
人寡,然雨甚。
多島嶼,其大者名火地島,智利與阿根廷分而治之。合恩角居火地島南一小島上,智利極南端,亦南美洲極南端也。
太平洋之胡安費爾南德斯諸島復活節島亦隸智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