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感受非常深刻,更是實用。若家中目前亦有青少年孩子的,希望您亦有啓發
孩子!你自己決定
◎朱台翔/原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34期
最後,由你自己決定…
一位媽媽問我,「有的時候,我們全家要出席一些場合,兒子也願意去,那在服裝上就要有一些配合,什麼場合要穿什麼衣服,這件事情,每一次出門都還要溝通,還要勸,我就覺得好辛苦,可不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
我說,「很簡單,事先,花一些時間跟他談,譬如,告訴他,我們要參加的場合是什麼性質的場合,然後問他,是不是很樂意被邀請,如果是,那麼一起想一下,什麼樣的形式最容易表達我們是很樂意接受邀請的?
同時,跟他說,一般人會以穿著合適的服裝,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至於小傢伙要用什麼樣的形式,請他想清楚,之後,就交給他做決定。
事實上,不管他這一次的決定是什麼,我相信他都會把整件事放在腦袋裡琢磨,次數多了,他自然就有能力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媽「如果,談完,他還是要照他的意思呢?」
我「那就照他的意思啊!」
接著,我說了自己的經驗,我說,如果碰到跟兒子的意見不同的時候,在表達了看法之後,通常我還會跟他說,「最後,由你自己決定,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萬一,因為你做的決定而失敗了,你一定要記住,那個時候,我不但不會跟你說,誰叫你當初不聽我的?我還會陪著你一起度過難關。」
聽我說到這裡,媽媽「哇!好難喔!」
人生那麼長,他那一次的決定,即使客觀來說,不夠好,也只是一件小事,我堅持那樣做,是為了換取一個空間,什麼空間呢?萬一,他犯了什麼重大的錯誤,或是遭遇到什麼挫折、困難,在他最需要協助的時候,會先想到我。
所以,我不會在小事上規範他、制止他、否定他,為的就是換取一個機會,換取一個未來可能幫得上他的忙的機會。
就像,幾年前,台北有一家很有名的糕餅店老闆的女兒,三十幾歲,剛從美國唸書回來,跟朋友打麻將,輸了十萬塊,過了幾過月,朋友向她要,她沒有錢,朋友要她到泰國去帶東西,說,東西帶回來,欠的債不用還之外,還另外給她十萬塊。去了,才知道帶的是海洛因,她不肯,對方說:「如果不答應,就拍裸照,還會到你爸爸的店裡下毒。」
她一到桃園機場,就被抓了。爸爸去看她,跟她說:「你怎麼這麼糊塗,有事情為什麼不跟我商量?」
當時,看到這一則新聞,我想到的是,如果這個女兒過去曾經有那樣的經驗,在她做錯事的時候,爸爸不但不會責備她,還會支持她,協助她走過困境。或許,她就不會付出這樣的代價。
還有一個高中女孩援交,被警察抓到,警察用香菸在她胸前烙上了夜鶯兩個字。問題是,她怎麼能忍得住那個痛楚、承受得了那個羞辱呢?因為警察說:「不然,就通知你父母!」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軍校生用媽媽的提款卡,買便宜手機,被詐騙集團騙了二十幾萬,事後,他怕被媽媽發現,結果搶了運鈔車。
這三個當事人,都是因為不敢告訴家人,不敢向家人求助,而付上了慘痛的代價。
所以,當父母的,可以的話,盡量不要在小事上,特別是生活規範上,不斷地要求孩子,更不要因為要求孩子而引發親子衝突,否則,我們賠上的,將會是失去了真正能夠幫助孩子的機會。
一位媽媽說:女兒小學六年級,學校在寒假要舉辦畢業旅行,之前,母女就有一個約定,如果做得到她們所約定的,女兒就可以參加畢業旅行。
最近,畢業旅行已經開始報名了,女兒很想去,她也很想讓女兒去,可是,女兒並沒有做到當初的約定,怎麼辦?她還一再地強調,這個約定,當初,是經過女兒同意的。
我的立即反應是「那就讓她去啊!」我的話一出口,現場就有好多聽眾,包括這位媽媽,都高興地拍著手。
特別是這位媽媽的反應,讓我有些意外,規矩明明就是她自己定的,她為什麼會高興成那樣呢?我猜,她本來就想讓孩子參加,然而,女兒沒有做到那個約定也是事實,所以,她需要有人幫忙,幫忙給她一個解套的說法。
我問「你們的約定是什麼?」
媽媽「如果她考到前十名,就可以參加畢業旅行。」
我說,「孩子一定要在前十名,這樣的要求對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也有些不合理,我舉一個例子,譬如,有一個小孩參加舞蹈比賽,媽媽要她,一定要得到第一名。我們站在小孩的立場來看一看實際的狀況,如果大人的要求是,要表現得很好,那麼,她必須很努力,但是,如果大人的要求是,非得得到第一名不可,那麼,她除了必須很努力之外,還要保證別人都比她差,這對孩子來說,就太難了。」
聽我說到這裡,大家都好高興,媽媽更是不斷地點著頭。
現在,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你答應我做到一個什麼,我才讓你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很快地,我們就會老去,如果,有一天,我坐在輪椅上,幫我推輪椅的那個傢伙跟我說,『趕快把藥吃掉,不然,今天就不推你出去散步!』唉呀!那我們要怎麼辦哪?」
大家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我沒有再多說什麼,我想,也不必再多說什麼,剩下來的,就交給大家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