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神經學

內容主摘自科學人雜誌

科學人雜誌 是一份很棒的雜誌,兒子超愛,從國一起一直訂至大一,才改使用校圖書館資源閱讀,內容有點深,但對積極探索世界奧妙的國中生應很有幫助。透過多方閱讀才知道兒子小學脾氣浮躁是多巴胺、賀爾蒙作祟,大腦前額葉還沒發展完善的衝動,是生理導致狀況,會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趨於穩定。

雜誌上指出這期「從腦養成好習慣」適合國小六年級閱讀。節錄好內容如下:
習慣是一種明確動作,神經科學上歸屬為「一連串的人類行為」。「習慣迴路」指心理認知層面上設定的好壞習慣,大腦運行對大腦迴路而言是一樣的,需要一個環境提示,一個行為模式,然後得到一種獎勵,經過不斷重複在大腦裡固定下來,便成為一種習慣。

幫孩子好習慣養成,終身受益,是父母最能影響孩子的地方。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消失,想要改變只能迴避那個迴路或尋找替代品。當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就越難意識到它的存在,對行為高度警戒監控會干擾日常運作,也可能壞習慣上身。

迴避迴路,即不要給它那個環境提示(例早晨起床),若做不到只能採取替代品來取代迴路中的行為模式(例一起床不吃喝東西→改做伏地挺身)

父母養育孩子過程亦是如此,孩子不肯早睡,是因為沒有養成按時上床習慣。與其使盡渾身解數,不如幫他把這個習慣養起來。培養一種習慣不簡單,尤其當孩子已養成一個相反習慣後,但要刻意調控大腦是可以戒除一些平時不易察覺的習慣。

小孩大腦還在發育過程,新習慣養成比大人容易,尤其是閱讀習慣。可在晚飯後大家一起讀書,這個小習慣,伴隨孩子走過一生。

當我們重複某行為時,大腦裡的紋狀體會參與形成特定習慣迴路,讓「習慣」成為自動化單元(稱「集組」)。另一腦區「新大腦皮質」會監控這個習慣。

我們每天都在重複數量驚人的習慣行為。從刷牙到駕駛在熟悉的道路上,人類都能「自動導航」進行,讓大腦不會因為專注於每個刷牙的動作或不斷微調方向盤的細節而負荷過度。

科學家探究「大腦如何把新行為轉變為習慣?」,新技術讓神經科學家破解「儀式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習慣迴路就是大腦裡負責建立的。

年幼時就會啟動這習慣程序,有得有失。當習慣演變為成癮(沉迷電腦遊戲、網路賭博、發簡訊、流連社群網、酒精和藥物濫用),重複且成癮的行為,會取代需要深思熟慮做選擇的行為。

神經精神疾病視為極端型式習慣,例強迫症、憂鬱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習慣一旦形成就根深柢固很難戒除,儘管告誡自己「別再這樣做」,但還是會失敗!

結論:一個人大腦中的習慣迴路,只能形成,無法刪除。當父母的要多方閱讀,才不會誤了孩子一生。

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