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我考試考不好


 


父母親一發現孩子成績差,往往就是一頓教訓與處罰,然而成績不好可能只是表現象,一昧的逼孩子拿高分得第一,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挫敗感自卑心


 


.了解低成就兒童的心理圖擾。


.如何協助孩子尋找興趣,提升學習成就。


.教導孩子自我超越的觀念。


《專家的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親們共同的心願。由於社會重觀升學、重視文憑,因此很多家長會拿孩子的考試成績做為衡量末來成敗的指標。


但探究考試成績高低所代表的意義,其實分數並不代表一切,如果硬逼孩子拿高分、得第一,可能只造成孩子的挫折感及自卑心。俗話說,你可以牽一匹馬到河邊去,但你沒有辦法強迫牠一定要喝水,所以與其一昧要孩子考得好,不如協助他真正去領略讀書的樂趣,以及求學的方法。


 


了解學習與評量的正確用意


學習其實就是一種成長,讓孩子們獲得新知識和新能力,幫助孩子們進入這個文明世界,可以讓孩子們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


因此學習的成果其實不太能夠用考試、筆紙測驗來評量。


例如數學,這是孩子們很傷腦筋的科目,就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數學能力包括會不會思考、敢不敢表達、會不會逆向思考、會不會從一大堆數字中整理出條理等等,而不是只限目前這種非常制式化的考試。可是偏偏我們大人都非常著急,非常在意並計較考試的分數。


考試的目的是要了解小孩子有沒有學會,如果沒有學會,我們就應讓再做一些補救,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但家長郤常為了一點點的「分數」不如理想,而非常憂心、煩惱,甚至到最後就當成判斷小孩子的一個標準,學得好成績就是好孩子,學不好、考得差就是壞孩子。


教育家說測驗的本意,是輔助我們看看孩子們哪邊還沒學會,最後卻不知不覺變成否定孩子的一種工具了。


我們應該了解,孩子的學習管道是多元的,在生活中、環境中有非常多的來源可以學習知識,因此不要那麼在乎孩子們成績的好壞。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學會後會不會應用。


教育真正的作用是在喚醒、激發小孩子本身潛在的能力,要發掘每一個小孩不同能力,因此單靠測驗來評量是不夠客觀的。


很多小朋友是很有領導能力,但念書考試卻不見得很好,他們也會希望大人多注意他們考試以外的其他專長,這些領導能力、運動天份、美術專長、音樂才藝並不是考試可以了解、可以發現的,必須透過日常觀察來發現。


因此我們要藉由教和學的途徑來發現孩子的特性、喜好與專長,培養他們自我發展的能力,如此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孩子成績不佳的原因


孩子成績考得不好就認為他表現不理想,甚或就說他很爛,都是不正確的反應。「好」或「爛」的標準本來就是相對的,不容易衡量「好或」或「不好」,更不應該以一種標準定「好」、「壞」。


有些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要求他考九十分,可是有些孩子考六十分已是極限了,怎能說他很爛?所以在評量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應該要先適性。萬一考得不理想時又該怎麼辦呢?每小孩學習能力較差…….等,因此要先探討出實際原因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父母在子女學習過程中的功能,應該要特別強調心理的支持,也就是提供安全的心理環境和鼓勵


我們一定要了解,影響學習成果的因素相當多,至少包括了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學習能力可能不太能夠改變,但學習方法及學習態度這兩方面,則可透過 家長或 老師的努力來認真培養,而在這一個培養過程中,我們注意不要限制了小孩子的思考與創意。這當然會有些兩難,有點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意味,所以要從小孩子的性格上來著手。


這其中牽涉到孩子本身的意志、意願、及動機,不要強迫他念書。


所以我們要安排適當的環境來誘導他,讓小孩子有學習動機,成績自然進步。


外在因素則是以大環境為主,我們一定要了解小孩子的生活,在學校中跟老師的關係,跟同儕之間的關係,不要讓他生活中的不利的環境影響到他的學習,如果他的成績不理想的話,我們不要苛責,也不要遷怒。學習是多樣化的,所不要將小孩子的考試,當作唯一的學習成果,我們要擴大學習的領域,鼓勵小孩子從事「考試」以外的學習。


 


面對孩子成績不佳時的適當處理原則


對為人父母者來講,教育孩子是一項重大的責任,所以孩子學習情況也對為父母最關心的事。孩子學習成績不佳時,不僅僅是孩子一項很重要、很大的挑戰,對父母親來講,也是一種很大的挫折,光一頓毒打或臭罵,不但無濟於事,更可能會遺無窮。


其實為人家長者就,學醫生看病的方法,先要「望聞問切」,發現問題徵結所,再尋求解決之道。


 


面對孩子成績低落時,原則應注意:


1.不要讓孩子不好的分數來激怒我們自己的情緒


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小孩子成績不好是我們的挑戰,它需要方法來解決,所以必須運用我們的智慧,如果無法心平氣和來面對挑戰,那什麼方法都會落空。


 


2.認真衡量小孩的成就水準。


這必須先解小孩子本身的能力,以及過去的表現,再來衡量目前表現的結果。


如果小孩子只七十分的能力,卻要他表現九十分的結果,是十分不合理。即使是大人都無法達到的要求,怎麼可能要小孩做到呢?


大人要用合理的心態來衡量小朋友的成就水,而不是憑空訂下一個標準。


對小孩的期望水準應該要符合孩子本身的能力範圍。


 


3.針對小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給於適當的指導。


我們必須要注意到,小孩子其實和大人一樣,成績不好時,也是非常難過,情緒非常不好,而且還必須面對學校、家裡的雙重壓力。


小孩子考不好,在學校老師會罵,如果回到家還要看爸媽臉色,就會讓小孩子存在的不安感加重。所以家長應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立場,體會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心情,給予安慰及正確的指導,方是適當的做法。


 


4.了解孩子在這次考試學習過程,他的困難所在和犯錯的地方。


應該雙管其下,一方面尋求孩子的老師或同儕團體給予課業指導上的協助,鼓勵孩子請教老師、或和同學一起研究


另方面家長應適時抽空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把握了解孩子學習過程的機會。


 


5.指導孩子故適當的訂正和再一次學習,訂定一個合理可行的成就目標、水準。


學習是持續的,如果這一次考得不好,那麼下一次要考得怎樣,或在學習活動中要怎樣表現,必須訂定目標。


但是不要由我們幫小孩訂定標準,也不要由小孩子自己來決定,而讓父母、小孩子一起,甚至可以請老師也來幫忙訂定合理的標準。


但是要重觀小孩子的感受,尊重小孩子的意見,決定下一次要有如何的表現比較適當,一旦有一個合理的目標後,小孩子就會比較努力。


 


孩子的成績不好並不代表沒有潛力,更不代表沒有前途。


所以家不遷怒,也不要苛責,要常常自勉「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考試成績固然不可忽視,但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樂觀進取的態度是更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