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基測禁錮學生思想


99.5.25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失衡/單科突出的偏才 被基測犧牲了


國中是教改最失敗的一環,為了基測拚高分,至今國中生仍天天考試。學者批評,只考選擇題的基測,不但測不出創意、解決問題等多元智能,也可能犧牲非每科都強的「偏才」,擴大免試、多元入學,推動多元評量,才能根治。


「基測是扭曲、片斷、不完整的評量。」台師大名譽教授、資優教育專家吳武典指出,基測是顧及可行性、客觀性、公平性而設計出的升學評量工具,卻缺乏「合理性」,測不出創意、問題解決、生活應用等其他智力。


基測原本設計是要當成門檻測驗,最後變成升學唯一篩選工具分分必較。台 師大 教授、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計畫主持人林明瑞認為,基測作文除外,只考選擇題,等於考速度和謹慎,基測高分絕不等於智育高。


林明瑞說,只考選擇題,根本就是禁錮學生思想,抹殺創意,只為了迎合考試的公平性。相較之下,印度考理化及數學等科目,會給三小時,只考計算題;台灣的基測卻考選擇,且要有標準答案,只能考書上有的,國中生三年機械式訓練,只是「弄熟」課本,談不上「生巧」無法培養創新人才,學生缺乏批判能力。


負責研發基測的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坦承,基測考選擇題,的確有可能窄化學生的能力,但選擇題若出得好,仍有可能測出創意等高層次的能力,不過效果還是不如數學出證明題、歷史出申論題好。純粹就學理而言,心測中心贊成考非選擇題,卻可能遭考生、家長反對,認為會增加升學壓力,在理想與現實間,其實很「左右為難」。


吳武典指出,要扭轉「基測至上」的失衡教育,要先改變升學制度,推動多元入學,包括擴辦免試入學、恢復保送入學,然後帶動正常教學、五育並重、多元評量;針對特定性向、單科很突出的「偏才」,則要因材施教,設計特別升學管道,不能犧牲他們。


 


………………………………………………..


拚國際化 台大要送1/3學生出國


99.5.25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大校長李嗣涔昨天在一場高教論壇中重申,送學生出國到他校交換23個月到一學期,是國際化重要措施,未來45年內,台大要讓三分之一大學生在大學4年內,有機會出國交換


高教評鑑中心昨天舉辦高教論壇,主題為教育產業全球化。台師大教育系暨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王如哲以「大學國際化政策與發展方向」為題指出,教育的國際化包括學術、課外活動、學者、學生和教職員交換、跨文化訓練和國際生教育等,但大家最熟悉的國際化形式則是增加海外留學生的數量。


論壇主持人及討論人的李嗣涔指出,高教國際化多以國際學生和教師數量作為指標,但他認為,布局全球,要把學生送出去,在不同文化下學習,是最有效的辦法。


他表示,美國或其他國家,都訂下目標,可能是20%30%或一半,讓學生感受異國、異地文化,另外一種才是將外國學生引進國內,帶進不同文化,和本國學生相互交流學習。


李嗣涔說,台大國際化目標,就是在未來45年中,要將三分之一大學生,在大學4年中,送出國交換,可能一學期或暑假23個月。他也說,學術交流也跟國際化有關,很多學校都強調雙學位,紛紛結盟。


開設英語課程也被視為國際化,但李嗣涔說,台灣碰到語言障礙,來的外國學生不懂中文,大學也在拿捏英文課程要多少比例。


李嗣涔表示,有韓國的大學表示,5年內一半課程要英語化,香港的大學原本就是英文教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